第345章 鬼才输出(1/2)
第345章鬼才输出
“扶苏他们想要去西秦,我可以理解,因为嬴辟疆在那里为嬴秦的历代祖先设立了宗庙,并没有放松对他们的祭祀。”
所以秦君们被打包发送到秦国后,
还是可以吃到祭品,继续潇洒生活的。
“赵国的君主不想去新夏,我也可以理解。”
“毕竟夏国只将祖先追认到公子朝那一脉,他们即使去了那里,也只能沦落到‘臭外地的来阳都要饭’的地步。”
“……但你们这些史官去那边干什么”
阴间,
当何博计划打包多少鬼才,进行鬼才输出时,
甘德和石申两个史官头子跑过来,请求鬼神也把自己装罐。
何博很是不解,于是询问他们理由。
甘石二人就说,“当然是为了记录域外的历史,以及根据域外的天象,推演出更完善的历法啊。”
域外的土地,
是非常广阔的。
但域外的气候,
却并非一致。
新夏那边,一年到头,总升腾着热气,水旱很是分明。
秦国那边,夏季炎热少雨,冬天却是湿润。
这样的气候,
跟四季分明的中原对比起来,是十分新奇的。
而甘德和石申他们,
除了是史官之外,
还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之士,
也都曾通过自己观测总结出来的天文星象,修正过历法,好让其能更有利于田地间的耕耘。
毕竟,
当诸夏那才学会农耕没多久,只知道傻乎乎放火烧去枯草,用石头棍子将结实邦硬的土地撬的松软的祖先,在某次无聊的抬头仰望起天空之时,
他们那咕噜噜叫唤的肚子,可不会让其产生“飞天登月”这样美好的幻想。
懵懂的祖先们只会扣着自己的肚皮,对那明亮的月亮或者太阳眯起眼睛,然后跺跺手里抓着的,那刚刚由神农氏发明的耒耜发出感慨:
“屮!”
“好亮!”
“明天一定很热!又要去汲水!”
然后看的多了,
“天文”因此诞生。
一代又一代的人抬头望天,随即嘴里嘀咕着日月星辰的位置,又弯腰种地……
最后,
历法也跟着诞生。
这是诸夏君子们,
在这数千年里,从不间断努力耕耘的结果,
这是足以让每一个炎黄的后人,感到骄傲的智慧结晶。
在可以预料的未来里,
它仍然会继续指导后人们的生活。
当春分的雨水哗哗落下时,
人们知道,这是到了春耕插秧的时候。
当夏至的太阳高高挂起时,
人们知道,这是到了防洪防旱,躲避暑热的时候。
秋分冬至,
粮食熟了,火热过去,天气很快就要变凉。
人们要去收割,要去储备,要准备好东西窝在家里,猫过一个冬天。
他们会在这样的闲时,告诉自己的祖先,自己又成功挺过了一年,并且祈祷上天,能在明年继续保持温柔,照顾下自己的庄稼。
这样的画面,
在中原是很常见的。
但在域外,
还不足以这般闲适。
“夏国那边的雨水,总体还算可以,做好储水防旱的准备,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灾荒。”
“但秦国可不行喽!”
“那里的水土,可让人稀罕的紧,要精打细算的用呢!”
甘德和石申笑嘻嘻的说道,“要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历法,秦人可怎么办哦!”
“而且历法这东西,要是秦夏汉各有一套,自成体系了,没能统合在一起,那‘大九州’的说法,又怎么可以落实呢”
何博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但他还是对这两个老鬼说,“那你们不蹲在长城那边,记录汉匈的争锋了吗”
“这也是诸夏的大事,足以为后人鉴之的重要历史时期啊!”
甘石二人就背着手,哼了一声,翘着下巴说,“区区汉匈之事,自有弟子替我们记录!”
“我们这些师长贤者,要把精力放在更广阔的域外斗争上!”
因为鬼神喜欢读书,
所以他在阴间包养了很多史官,把他们到处放置,帮自己记录下人间的各种变动。
上到王朝治乱,
下到爱恨情仇,
鬼神都愿看、爱看!
而这些史官的长者领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