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关中事定(1/2)
“去把杜挚提过来!”
士颂听到郝昭没有死,当然也很激动。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更何况还是郝昭这样少有的,可以独当一面的守将。
这次让他守长安,说起来,也是士颂坑了郝昭。
长安城内,鱼龙混杂,他没有仔细辨别也就算了,还特地留下个杜挚,算是给郝昭的防守,强行上了难度。
现在,他要确定的一点,那就是仓慈当时到底是被迫投降,还是和杜挚一样,主动和司马懿通风报信,暗中勾结。
很快,披头散发,两眼空洞的杜挚就被人拖了上来。
“杜挚,给你一次活命的机会,看你能否把握住。”士颂说着,伸出左手,示意王祥不要说话。
他继续说道:“当时你勾结司马懿,出卖郝昭,是如何谋划的。如今这长安城内,你还能和谁取得联系,让他为我所用,成为我军暗子,帮我打开长安城门。”
杜挚听到有活命的机会,立刻说道:“楚王,楚王,那长安令仓慈,迂腐仁义,只要楚王派我入城,我一定说服他来投降。”
士颂笑道:“不用,仓慈此人,我必杀之。”
见王祥想要出声,士颂立刻指着王祥说道:“你看到没有,这王祥就是城内心向楚国的百姓,派来和我联系之人。”
“只是他们的人手有限,想要夺下城门,有些麻烦。若是你在城内有可以联系之人,可以说来,让王祥去暗中联络,一起举事。”
“我不想落个杀俘的名声,我要堂堂正正攻入城中,而后杀仓慈,为郝昭报仇!”
“听说当日,逼死郝昭的,就是这个仓慈,是也不是?”
“你献个城门算什么,郝昭明明可以带着将士突围而出,不就是被仓慈给拦住了吗?”
杜挚听到这话,没有察觉到士颂是在套他的话。
他立刻回答道:“是的,当日我和司马督都,不,司马老贼取得联系后,先是买通负责食物供给的伙夫下毒,然后带着南街的商户一起动手,抢下的城门。”
“那时候,仓慈见功劳都被我得了,他为了表明心迹,急急忙忙带着人去围堵郝昭将军,郝昭将军宁死不降,他又不是对手,就放火烧死了郝昭将军。”
把郝昭的死,都推到仓慈身上,杜挚觉得自己很聪明。
“至于城内,可以联系的商户,他们大多都已经在曹军离开时,也都离开了,这次想要引为内应,恐怕有些难度。”
士颂笑道:“无妨,你且写下名单,交给王祥,让他回城之后,把能联系上的,都联系上即可。”
“好,好,好,我这就写。”待左右送上纸笔,杜挚立刻开始书写名单。
军帐内,一时间,异常安静,所有人,都在等着杜挚写完这份名单。
“楚王,我愿和王祥一起入城,劝说相熟之人起事,还请楚王让我戴罪立功。”杜挚把名单递上后,再次请求。
“不必,且下去好好休息,来人,给杜先生换身衣服,洗漱一番,再给他准备一些酒水食物,莫要慢待了。”
“谢楚王,谢楚王。”杜挚还不知道,这是士颂给他安排的断头饭。
至于让他洗漱干净,只是士颂不想在杀他的时候,闻着臭味难受。
当然了,这人把内应名单写出来,免去了自己调查的功夫,也算是帮了个小忙,在他死前,好好招待一番,也算是自己,不欠他人情。
等他杜挚离开,王祥头上的冷汗,这才敢冒出来。
他开始还看不明白,但到了后面,他哪里不知道,这是士颂在套话,在用杜挚这里的信息,去佐证自己的话。
现在看来,士颂已经可以确认,当时长安失守,内外勾结的人,就是杜挚牵头,仓慈这边,属于被迫无奈,不得不从。
见王祥很识趣地跪在地上,士颂板着脸,说道:“第一,郝昭你们必须好端端地,给我还回来!”
“第二,你王祥这么大名头,后面就来我楚国为官,不许担任虚职,直接去襄阳,在我楚国中枢任职。”
士颂停顿片刻,安排道:“先担任我楚国的侍御史,帮我整理诸卿奏事,梳理弹劾非法之事。”
不论怎么说,作为二十四孝之一,王祥这个官当实了后,也是能成为楚国的一个标志人物的。
“第三点,你放心,我自然不会屠城,但刚刚杜挚所写名单上的那些人,还有他们的亲眷,若是还在长安城内,我必杀之,想来仓慈也不会拒绝。”
“最后,仓慈二次投降,我看在他保住了郝昭的功劳上,可以不杀,但他也不能再留在长安了,直接去南疆都护府吧,去给邓方做个帮手,那些南疆蛮族,正好让他治理。”
士颂的这个安排,也算是歪打正着。
历史上的仓慈,治理敦煌期间,就得到当地百姓和西域各胡族的爱戴支持,在边疆地区维护治安稳定,也算是他的专长了。
王祥入城之后,说明清楚条件,仓慈自然同意,他当即就请出郝昭,带着百姓打开城门,迎接士颂入城。
见到士颂,郝昭嚎啕大哭,跪在地上请罪。“主公,郝昭有负主公信任,丢了长安。”
“伯道,快快起来。”士颂连忙将其扶起。
长叹一声,说道:“此番长安陷落,非将军之过,是我错信奸佞在前,又中司马算计在后,说起来,是我对不住将军。”
“主公折煞末将了,守城主将是我,未能提前查出奸细,哪里是主公之责,还请主公切莫自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