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王祥所请(1/2)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诗经·小雅》
残阳已落,北风萧瑟。
喧嚣的战场,逐渐安静下来,杂草上的血迹,还有那些残破的兵器,无人在意。
就和那些殒命于此的征夫和士兵一样,被乱世的巨轮碾压,化为尘埃。
伤兵和俘虏的清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一次,士颂终于完成了他反过来,突袭司马懿部队的算计。虽然晚了一些,但战果同样丰富。
司马懿木龙渡河,赶上了先前逃走的钟繇等人。
但楚军的这次突袭,当场击杀曹军超过两万,更有同样数字的曹军被俘。
司马馗、夏侯廉、任先,任览等曹军将领尸体也都找到,枭首后,会挂在长安城门一段时间。
至于逃散的,士颂觉得也不是问题,潼关以西,曹军再无翻盘之机,这些人被抓捕起来,不过是时间问题。
等自己在黄河南岸和西面沿岸,建立军事据点,曹军就再难偷偷进入关中。
后续在黄河上建立起水军,哼哼,那时候,攻守易形。
倒是乐进,又给自己抓回来一个有意思的人。
投降自己,而后又叛投司马懿,还和司马懿里应外合,献了长安城的杜挚。
当时乐进父子围攻他们时,夏侯楙仗着青釭剑锋锐,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逃走。
这个杜挚,却当场跪在地上乞降。
“一个懦弱废物,何必带到我的面前,暂且收押,等我大军回到长安,我当亲手斩杀,以祭奠郝昭将军。”
士颂说完,也懒得去看瘫软在地的杜挚,调转的卢马,便向南而去。
他给马良说道:“这些曹军俘虏,先做军奴,修建武关到长安的驰道,而后再修长安到陈仓的驰道,修完之后,再去修陈仓到汧县的驰道。总之,关中各地的驰道都由他们去修,直到他们累死为止。”
说这些话的时候,士颂面无表情,好似一个冷血的屠夫,这么轻飘飘的几句话,就决定了这些曹军战俘的人生。
其实这次在关中,士颂前后损失的人手不少,这些人里面,底子不错的人也有,但士颂此刻,就是不想接纳这些人。
不为别的,这些人可都是破长安后,击杀郝昭和他留在那里的四万楚军的人。
在突袭司马懿的路上,他就得到消息,长安城陷落后,其实还有不少楚军被俘虏的。
只是司马懿为了方便,为了赶时间,为了方便他“藏军”。
直接把那些人都杀了。
士颂都恨不得把这些俘虏也都杀了,堆起京观。只是转念一想,这么一刀杀了,太便宜这些人了,士颂要让这些人当一辈子军奴,活活累死这些人。
几日后,士颂的大军回到了长安。
霍峻和鲍隆,早就已经用辅兵,完成了对长安的包围。
这一次,长安城城楼上,愿意跟着仓慈守城的人,依旧也只有少数百姓。
就连原来长安城内的富户,也早就跟着司马懿跑了,只是现在,他们要么被楚军,在追杀曹溃兵部队时,顺手灭了。
要么,躲避战场的他们,将会遇到狼狈逃离战场的曹军溃兵。
总之,还不如继续留在长安城内,躲在仓慈的庇护之下。
“孝仁,楚军围而不攻,而且还是一支偏师,多半是看破了司马督都的计谋了。”
站在仓慈身边这人,年纪三十多岁,穿戴整齐,服饰干净,浓眉大眼,山羊胡须。
这人,便是本可以不滩这一趟浑水,但最终还是决定站出来帮助仓慈的王祥。
不为别的,是他真的佩服仓慈,觉得仓慈真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汉末大乱,他王祥跟着家人隐居多年,躲避战乱,曹操大军南征,他也为了避开南方混乱,才来到长安。
结果,他还是避不开。
这混乱的天下,又怎么可能真有世外桃源。
仓慈苦涩一笑,说道:“士颂早有才名,又征战多年,经验丰富。即便是前番吃了一两次亏,这次也该醒悟过来了,司马督都,还是托大了。”
说罢,他对着王祥拱手道:“这次麻烦休徵了,以休徵之名声,去为长安百姓求情,想来士颂定然是会答应的。”
王祥摇头道:“那《武陵传语》上说,士颂杀曹操时,曾怒吼过,难道就你曹操会屠城,我士颂一样会屠!”
“而后,在襄阳,在宛城,虽然没有屠城,但也杀得人头滚滚。”
“这次我们长安城,降而复叛,还让四万楚军被杀,就靠你偷偷藏起来的那个郝昭,真能让士颂不屠城吗?”
仓慈闭上眼睛,说道:“我留在长安不走,不是为了给司马懿他们拖延时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