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计划之中(1/2)
乾元二十八年六月初九,尚未至夏至,夏日的酷热已如汹涌浪潮般席卷而来。
当日光高悬中天,滚滚热浪肆意弥漫大地。乡野之间,每一丝清风都裹挟着灼人的温度,即便青山绿水环绕,也难以改变这炙热的气候。
苏尚初次踏入水龙岗,便被山岗上的防御工事所震撼。若事先毫无所知,此地仿若被朝廷官兵牢牢掌控。而如今,这般工事的主人,竟来自民间势力。以大秦律法评判,此等行径早已逾越界限,按律当诛九族。
“翻过这座小山,后面便是祝家庄了……”
官府的车架内,十余名衙差随行护驾,师爷骑着一头老驴,跟在车厢旁。瞧见远处山岗,师爷伸出手指,为苏尚指明情况。
马队行进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一路颠簸辗转。待靠近水龙岗近处,苏尚方才看清整座山岗的气势。
说起来,水梁山的这些势力,其权势甚至盖过官府。他们不仅持有火枪、兵器,就连大炮都架设在山头上。那黝黑的炮口,只需随意轰出一发炮弹,落入人群之中,便能瞬间震死数十人,威力堪比上三品的武林高手。
无论是兵器还是火器,朝廷对其管控都颇为棘手。最为关键的是,机关术在民间广泛普及。想要制造这些物件,随便找个手艺精湛的技工便能做到。至于杀伤力如何,虽不甚明了,但流传至民间后,总会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改造方法。
如今这些技术在民间广泛流传,火器已然取代冷兵器,成为势力争斗时的有力武器之一。只要射击精准,即便不会武功的普通百姓,也能轻松击杀下三品的武者。故而,大多数不入流的江湖帮派,都在潜心钻研这一门道。
祝家庄亦不例外。苏尚抵达之时,祝宏率众前来迎接,众人几乎人手一把火枪,仅有少数人手持兵器。
翻过山岗,一路所见,与苏尚预想的相差无几。这些人自行组建的武装力量,虽与朝廷军队相比稍显逊色,但相较于普通的武林势力,却要强上许多。
沿着乡间土路前行,祝家庄的整体布局映入眼帘。一排排木屋错落有致,庄民们在工坊内忙碌进出,不时有推车停在路边,四处皆是木箱子。隐约可见洒落在地的瓜果和松毛,由此大概能想象出装箱的流程。
苏尚仰头望向远处正在山上采摘水果的庄民,再看眼前,工坊内用于装箱的机关源源不断地将果蔬填满箱子,庄民们则将木箱子抬出,放置在推车上,然后推走。
在忙碌的嘈杂声中,苏尚留意到这些庄民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是她从前在中州街头所见的老百姓所无法比拟的。
环境不同,形势各异,为自己而活,总归要比为他人而活轻松愉悦许多。或许,正是这里的生活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与未来。实际上,在此地生活,确实要比在外边好上太多。
就在此时,苏尚微微皱了下眉头,跟随祝宏走进庄子内部。
今日,她并未身着官袍。不过,庄子里的人都知晓有贵客将至,且还是一位女官。出于好奇,众人纷纷挤过来看热闹,尤其是祝家庄的二小姐祝知夏,更是站在人群最前端。
古往今来,从未听闻有女子入朝为官,这一变革令不少人惊叹不已,然而也有一部分人保持着警惕。
在祝家庄的发展历程中,他们多次与官府发生冲突,双方争斗不休、厮杀不止。若不是水梁山偶然发生诸多变故,恐怕时至今日,仍会与官府持续产生摩擦。
官府在民间名声不佳,在江湖武林中亦是如此。因此,此刻拥有武者思维的庄民,对来访的官府之人并无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厌恶。
在客间行过礼数后,祝宏斟酌着言辞,缓缓开口道:“不知县令大人此番前来,有何见教?往昔,我祝家庄与官府多有摩擦,彼此结下不少梁子。今日,我想县令大人并非是来兴师问罪的吧。”
苏尚眉眼舒展,微微一笑,说道:“自然不是。往事就让它随风而去吧。此次拜访,与泗水县的生意有关。本官听闻,那位名叫范海琴的范大东家如今正与我合作,工厂扩建工程再过几日便可完成。她的纺织生意时间紧迫,原本预定五月开工,如今已拖延至六月,而明年规定的十一月交付期限并未改变……”
她详细说明了前因后果,稍作停顿,这才点明来意:“本官此次前来,缘由很简单。我向范大东家承诺,帮她招募至少两百名工人。她给出的条件十分优厚,不妨直言,待遇极为可观。若祝庄主有意,我们可进一步详谈。”
“原来如此。”
祝宏微微点头,脑海中迅速权衡利弊。在苏尚话音落下之际,心中已有了答案。
若向官府输送两百多人,除去守卫庄子的人手,剩余庄民皆是维持庄子运作不可或缺的力量。一旦人数减少,不仅会影响庄子的生产,更关乎庄子的稳定。
最为关键的是,自己的人手必须掌控在自己手中。若分出人手去为他人做工,那么给予他们利益的便成了官府。短期或许尚可,长此以往,对自己的统治极为不利。
此刻,祝宏心中涌起一种古怪的预感,仿佛事情正朝着既定的轨迹发展。
在他看来,这位女官的做法,是一种拉拢人心的手段。想要重建官府威严,就必须树立全新形象。而那位名叫范海琴的商户,从一开始便不可能与自己合作。眼下,这位女官似乎是借助范海琴招募工人之事,为自己谋取地位与价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