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 > 大明武帝崇祯 > 第395章 这才是爱民如子的好皇上

第395章 这才是爱民如子的好皇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明:家妻上将军免费阅读 嫁给山野糙汉后我旺夫旺崽旺全朝免费阅读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免费阅读 【女尊】后宫三千陛下真的抵不住免费阅读 替嫁后她马甲掉落A爆全场免费阅读 魔法:狼爷我,才不当宠物呢!免费阅读 天字第一當免费阅读 阎王殿下的小闺女免费阅读 星际叛徒免费阅读 彩礼谈崩后,我转身嫁给豪门大佬免费阅读

没出半个月,崇祯在山海关便有了五万兵马,总督师仍然是大太监王承恩。

这时王承恩来报,“爷,兵荒马乱的,地方官都跑了,蓟辽总督王永吉和辽东巡抚黎玉田挂印封金早跑没影了,还有永平知府等幕僚也不知去向,老奴找了几天就找到一个昌黎知县王新安。”

崇祯一听,这些官场老油条真是可恶,平时吃俸禄的时候表现的比亲生儿孙都忠心,现在大明有事,朕用到他们时,都他娘的溜了,回头再跟他们算账。

崇祯问王承恩,“王知县官声如何?”

“回爷的话,还好,这是个多年的老知县了,今年五旬有余,一直在这里当了20多年的知县。经询问乡里,倒没听到有什么劣迹。”

崇祯点头,“那就好,让他速来见朕。”

“老奴领旨。”……

很快,一个战战兢兢的七品知县跪倒在崇祯近前。

“微臣……王新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这边陲小县,王知县这一辈子也没想到过还能够面见君王,此时他的心情万分激动,说话都有些颤抖。

崇祯一看,这老头虽然紧张,但非常精神,那张脸透着干练。

崇祯问了几句觉得还行,至少心中有大明,在这乱世众官皆逃,他还能坚守县衙岗位,这就不错。

崇祯立即加封他为永平府的代知府,意思是干得让朕满意了,回头这个“代”字就去掉了。

崇祯当即给他刷了一旨意,让他代理永平一带的政务民生。

代知府也是知府,从知县到知府,也是连升三级。

出身寒门没有人脉和背景的他,又不懂得巴结权贵奉迎上司,只会老实巴脚的苦干,多少年了都在知县的位置上踏步。

因此王知县一辈子也没想过能有这样的高升,平时要像这样,往上面不知道得花多少银子打通关节,在上司面前装多少孙子,也未必能成。

因此王知县混迹官场多年,这些官场的游戏规则他也看透了,他也不打算再上进了,这一辈子就这样了。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什么时候卸任就归老林泉。

但现在崇祯一句话就成全了他。

“谢主隆恩。”王新安感激涕零。

然后崇祯划拨他十万两白银作为经费,让他安置难民,发展生产,知道他现在缺少幕僚,缺少资金,缺少人手,命吕鸣章和韩印临时相助。

抽调3000兵马和200名锦衣卫,归王知府调用,当然也有监督的成分在里面。

另外一万多鞑子的战俘虏,也不能白养着他们,除了多尔衮和鳌拜、洪承畴押在山海关,其余的把脑袋剃光,全部交给吕鸣章和韩印代管。

让他们为这一带的老百姓做苦力,修补房屋,兴修水利,一个村一个村的来,凡损坏的房屋和毁坏的农田,须全部修补恢复,盖房子,挖沟,种庄稼,全都交给这一万多鞑子来干。

3000明军和200名锦衣卫就是监工,不好好干的,用鞭子伺候。

这些战俘凡是有违纪者、懈怠者,逃跑者,祸害百姓者,崇祯告诉吕鸣章和韩印,一律就地斩杀,不必奏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为了成为英灵,我在历史不断搞事免费阅读 我以神通证道长生免费阅读 从此武林,我就是神话!免费阅读 剑来:开局教陈平安打拳,称霸浩然免费阅读 从种药开始苟道长生免费阅读 我不修仙吗,咋成云养男友了?免费阅读 觉醒系统的我只想安静修仙免费阅读 我的道侣全是天命大反派免费阅读 仙秦:我靠薅诸天大帝羊毛镇压百家免费阅读 玄幻:我靠符箓,横推万古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