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生活这本书(1/2)
“但他没有退缩,军人的坚毅支撑着他。
他用真心化解误解,以列兵之姿,秉持爱国爱家乡的情怀,默默奉献,从无怨言。
他是人民公仆。
他是一个列兵。
他的故事诠释着退伍军人的担当与执着,为了国家,为了家乡,勇往直前。”
这部影片,非常符合当下的发展形势。
秀才选这部电影,是在唤醒村里的老党员,党员们沉寂的热血,沉寂的激情,建设家乡路上的迷茫。
四村村长毕竟是老党员,见过一定的世面,心里已经有了些许猜测,
但,不敢奢望。
自己脚下的土地,穷成什么样了,大家心里有数,谁会来投资?
如果真有人来投资,如果真有这样一位列兵同志来做领头羊,他们会像年轻那会儿甩开膀子无所顾忌跟着他干吗?
秀才坐在人堆里和大家一起看电影,问:“有去沿海,特区打工的兄弟们吗?那边咋样啊?
给我们说说,让我们了解了解外面的世界。”
有人举手,站起身:“我先来吧。我是干工厂的,文化不高小学都没有毕业。”
待他说完,有人站起身:“我是干建筑的,泥瓦工。”
“我是干服务员的。”
…………
“我们不想离开家乡。我们更想用双手建设我们自己的家乡。
我们不愿在外乡听到别人对我们的称呼——外乡人”。
“我们不想去别人的地方被区别对待,出门三证齐全。”
…………
“故乡无法容纳我们的肉身,于是我们选择了漂泊,选择了远方。
而异乡又无法安抚我们的灵魂,于是我们不断地归乡,不断地寻找故乡。”
夏知安在笔记本上写下。
“我根本就不想跑那么远去打工,我舍不得娃儿,舍不得妈老汉,
但是我没法,娃娃要读书。
我觉得娃娃和我都不亲了。”
“还不是为了讨生活。”
这个时代出门还需要在地方办理暂住证,工作证,要是带上孩子,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借读费…………
除去所有,也剩不下钱。
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讲外面的遭遇,遭受的不对等工价。
老党员见时机成熟了,站起身道:“要是有一位这样的列兵带领我们致富,
我第一个表态,排除万难,跟着干,不图别的,为了子孙后代能在自己家门口刨食。”
“我愿意贡献我家的地,看上哪块用哪块,我无二话。”
“哎,王老头,你觉悟这么高哦。你就不怕稀饭汤汤都没得喝。”
王老头敲烟杆:“李麻子,我从来都没有跟你们说过嘛,我,当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有稀饭汤汤喝,能安安稳稳睡觉,我很满足。”
秀才和身穿干部服的几人起身向王老头握手,这个地方,不显山不露水的,居然还有一尊大佛。
“你们想一哈,我们这地方,穷乡避壤,用什么来吸引大老板些来投资?留下他们投资?
我们没有任何特产,没有矿石,煤炭,啥子都没有,
只有到处可见到处都能种的五谷杂粮。
是你,你会不会来这里投资?图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