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双穿鉴宝:听泉,你看龙椅不 > 第297章 宫廷金器

第297章 宫廷金器(1/2)

目录
好书推荐: 难驯免费阅读 从脑叶公司穿越到了异世界免费阅读 风流极品小仙医免费阅读 娘娘不狠,地位不稳免费阅读 玄幻:开局吃软饭,出世即儒圣免费阅读 灵异复苏:从娶了鬼新娘开始免费阅读 都市灵异:我吃诡就变强!免费阅读 末日须弥记免费阅读 九龙村的禁地免费阅读 毕业招聘,我选择加入国安免费阅读

殿中的香味儿被孩子们的吵闹声给冲得没影了。

那些官员们凑在一起小声嘀咕,心里头正盘算着,该送啥贺礼给帝君才合适。

李世民带着二十九个子女,给纪由介绍。

“这是承乾,太子。”十六岁的太子李承乾赶忙弯腰行礼,他身上的玉佩互相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还没等多说几句。

还在襁褓里的新城公主突然大哭起来,吓得乳母赶紧跪下请罪。

李世民顺手就把小女儿接过来,轻轻晃悠着。

三岁的晋王李治拽着他爹的衣角,吵着要蜜饯吃。

八岁的越王李贞,正偷偷踩住他妹妹临川公主的裙角。

大点的孩子喊李世民为父亲,小点的会讲话的抱住李世民的胳膊“阿耶”“耶耶”叫不停。

听起来嫩生生的,可实际上都是掖庭局的教习嬷嬷反复教出来的。

一共有十二位皇子,十七位皇女啊,二十九个孩子啊。

这么多孩子哪会经常见到自己的父亲。

纪由一点也不觉得阖家欢乐,全是争宠的手段,就为了权。

八年之后,李承乾在黔州那又湿又闷的瘴气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前一年长安城正忙着给魏王李泰的《括地志》办庆功宴。

皇帝答应让魏王李泰“开文学馆,招揽宾客”,从早到晚,铜铃的叮当声在太极宫的墙里墙外响个不停。

后一年李承乾为保太子之位,铤而走险,预谋逼宫谋反,事败。

李世民废其太子之位,流放黔州。

同年十月一日,李承乾薨于黔州。

以国公之礼葬。

可1972年挖掘出李承乾的墓。

墓为长斜坡土洞墓。

由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墓室构成,水平全长35.4米。

其封土规模极小,地下部分也十分狭小,与宫人墓相差无几。

这座修建于唐玄宗时期——唐朝鼎盛阶段的墓葬,竟然一件唐三彩都没有,陪葬品全是红陶。

而且,唐墓标配的镇墓兽和将军俑也不见踪影。

正常情况下,墓前会立有石碑,详细介绍墓主人的生平事迹,碑面往往刻满文字。

但李承乾的墓碑上仅有两百来字,只是简单罗列了家族关系,简陋得如同新衣服上的吊牌。

史书中记载的“葬礼甚盛”,不过是出于情面的说法而已。

什么那些抒情解读,说什么太子李承乾起兵造反的那一刻,李世民或许才体会到当年父亲李渊的难处。

还说人甚至无法共情曾经的自己。

瞎扯!

李世民当年因为父亲过于宠爱其他兄弟,心中愤懑不平才起兵谋反,他怎么可能不懂这些?

他立李承乾为太子,又对李泰宠爱有加,不仅让李泰的待遇远远超过李承乾,甚至还打算让李泰入住武德殿。

这让所有人都觉得李世民要废了李承乾,改立李泰为太子。

说白了,这俩儿子不过是他手中的两个靶子而已。

当时的李承乾不仅身患足疾,还每天被李世民的肱骨之臣紧紧盯着,稍有差错就被挑错。

李世民自己通过政变上位,却要求李承乾纯孝守礼,这不是把李承乾逼进“不争必亡,争则悖德”的绝境吗?

他刻意扶持魏王李泰制衡东宫,致使李承乾不得不玩命扩张势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撞星免费阅读 小平安免费阅读 招惹阴湿疯批后我死遁了免费阅读 冰与火之七神荣光免费阅读 绝色废材:卿狂天下免费阅读 逆天修仙:极品女剑君免费阅读 逆天召唤:第一女暴君免费阅读 掌控天下:我是NPC免费阅读 拳倾天下免费阅读 诸天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