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怒不可遏(2/2)
董芬挺直的腰背略有弯曲:“侍中有所不知,雒中荒芜,百业凋敝……公卿百官菜脯匮乏,陛下仁爱,愿与百官吏民同受艰苦。”
“这么说,陛下迁入雒都以来,在董承、公卿侍奉之下,一日三餐连羊羔肉都吃不上”
赵基瞪目,董芬不敢回答,低下头。
张杨与军中校尉、都尉也都低着头,赵垣官拜武猛都尉,如今也列席帷幕之中,排序在张杨身后第五的位置,也低着头,似乎脸上也有天子忍受艰苦生活而产生的羞耻、愧疚感。
见董芬如此,赵基将自己面前的炙烤熏马肠推到一边:“拿去给军中伤兵进补,我实在是无心食肉。”
“喏。”
韩述起身,语气低沉,将一盘熏马肠带走。
张杨这里穷的什么都没有,这些熏马肠还都是赵基带来的行军干粮。
于是乎,韩述带头之下,赵基的卫士鱼贯而入,将所有人面前端来、还没享用的熏马肠端走,拿给军中染病、虚弱的士兵去吃。
望着端走的一盘熏肉,董芬眼珠子都直了。
他也是没想到,雒都的生活会这么苦。
董承那个蠢货,既没有军屯,更没有指挥羸弱士兵去种菜。
雒阳城区虽然很大,但多是硬化地面。
为了挖野菜,一些郎官已经顾不上工作,结伴出城去郊外采挖野菜。
近郊的野菜早已经被董承、张杨、刘表、袁绍派来的士兵采挖吃光。
更凶险的是,现在雒都各类兵马将近三万,可粮食只有刘表、袁绍运来的那些,即将绝粮。
都在眼巴巴等候赵岐、张绣督运来的南阳粮食。
别说董芬,张杨现在也是没脾气了。
河内早就被破坏的七七八八,薛洪就任上党,上党也让赵基搬空,留下的是上党百姓过冬、明年夏收前保命的口粮。
从上党征粮本就困难,再算上运输成本……上党的粮食,根本救不了雒都的人口。
别说雒都,这个冬天,就连张杨麾下也要挨饿。
张杨已经不想去沾染雒都那些人,真的是惹不起,现在紧紧靠着赵基,或许还能给他分摊一些粮食压力。
熏马肠端走之后,张杨、董芬这些人的尴尬神色落在赵基眼中,终于确定这些人真的窘迫到了这种地步。
徐晃、赵云等人也观察到这些人的神色变化,这不是被赵基欺辱才有的尴尬,而是那种中气不足又不得不维持礼貌的尴尬。
赵云还没摸清楚具体,就听赵基说:“既然雒中乏粮,何不拥护天子,起兵征伐曹贼,就食于敌再不济,也可退往荆州。荆州牧成武侯刘景升可是江夏八俊,宗藩楷模,天下的大忠臣,必然会让出荆州,以奉养朝廷。”
张杨垂头不语,董芬就知道来见赵基没好事,甚至做好了被敲腿的准备。
但也没想到,饱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被赵基当众喝斥。
不计算张杨,不计算附属人口,雒都现在两万多军队快要断粮,赵基只觉得头大。
甚至怀疑公卿、天子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否则不会派一个小小的董芬来迎接自己。
越想越气,赵基抓起垒的高高的黍米饭反手倒扣在桌案,一声闷响,木碗也裂开,吓的董芬悚然而起,跪下叩首:“侍中息怒!非是我等有意苛待陛下,实在是雒中贫乏,不得已为之。”
张杨悻悻做笑,拱手:“侍中息怒。”
“我不渡河,你们都瞒着我,不让我知道雒中窘迫。我渡河了,你们也不肯如实交待天子的困境。若不是我再三追问,是不是雒都内外饿殍一地时,你们才会给我说实话”
赵基起身,指着董芬:“立刻回去告诉杨老头,我不管是董承,还是淳于琼,又或者是别的什么人。立刻督率各军,要么东出虎牢讨伐曹贼,要么南下宛口就食荆州!”
还不解气,赵基上前抓起董芬的碗狠狠砸到董芬脑袋上,一把扯掉对方乌纱却非冠:“几万条人命,你们就能眼睁睁看着饿死告诉他们,若是不肯动身,等我击破曹贼,返回雒都拜谒天子时,官秩千石以上的,尽皆问罪!”
强行忍住了,否则赵基非一脚踹到董芬脑门。
董芬大气都不敢喘,没抓起桌案砸他脑袋,或者打断他的腿……真的是赵基克制了。
事情与董芬无关,再苛刻对待董芬也没必要。
但弄的凄惨一点,董芬回去也好交待。
臧洪的使者、广陵人陈容坐在董芬下首,也是垂目不语。
东武城围城一年,有多凄惨,他是很清楚的。
臧洪杀了爱妾拿出来给军民充饥,城中大部分老人、妇孺都这样没了。
陈容身后是吕布的使者秦宜禄,只觉得赵基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