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这个马屁拍的很好(1/2)
“从别的厂引进设备,估计很难,即便是有,对方也舍不得拿出来,茅台酒厂想要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还是需要上级部门,需要当地政府的帮助,从这方面着手效率更高。”陈浩说道。
“咱们国家工业还是挺落后的,目前来说,只是一个农业国,生产设备绝大部分还需要进口,这方面靠一家单位去联络沟通设备厂家,肯定不太行。”
“得要由政府部门去跟国外的厂家联系。”
国内好多生产单位的生产方式实际上比小作坊强不了多少,能半自动化就已经算是了不得了,而且还是效率比较低的半自动化。
这也是制约产能的主要原因。
“你说的这点,我也知道。”周开廉喝了口茶水。
他对陈浩的话颇为认同,“但是反正也是要过来的,就搂草打兔子,管它能不能成,先试试,能打到三瓜两枣的最好,打不到也无所谓。”
“座谈会的目的不只有一个。”
“就算是产能提上去了,其他需要考虑的地方也不少,就好比销售,如今的经济体制实际上对产品的销售影响蛮大,茅台在这方面同样如此。”
生产和销售都得按照计划进行。
有些人总是一厢情愿的,指望靠纸面的数据,靠理论的数据,就将一切计划的明明白白,计划的周到,没有缺漏。
实际的结果却是按住一头,另外一头却可能出现纰漏。
会让生产,销售,分配,过于僵化。
如果再有个一个外行,去指导内行,出问题的概率会更大。
“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肯定会松动,而且实际上不是已经有所松动了吗?”陈浩笑着说道。
他很有信心,“像是周厂长,你在茅台厂实行的一些小的改革,对职工工资方面作出调整,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提升生产效率。”
“这些既然能做成,没有受到上级领导的责怪,就说明是默许的。”
“后续你就是再稍微做出一些看起来比较出格的事情,只要是有利于茅台厂发展的,多半也是没有问题的。”
陈浩在给周高廉信心,给对方洗脑。
按照前世的历史进程,城里单位的改革得要等个一两年才会陆陆续续的开展,企业在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自主权力会增加。
厂长、经理之类的领导,在经营方面会获得更大的权力。
但是,自己既然出现了,肯定得让这个进程稍微加快些,至少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方面,可以加快些。
事事提前一步,才能吃到肉!
分田到户能被自己横插一脚,在红旗生产队先开展,那么城市里的单位改革,稍微提前一两年,也不是不可能的。
比揣摩上意,有谁能比的过自己?
“你说的很有道理。”周高廉点头。
他看着陈浩,再次发出邀请,“真的没有兴趣到茅台厂?实话跟你说,我是空降到茅台厂,手底下没有什么能用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