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增兵打周口(1/2)
示弱诱敌,夜战突袭,声东击西,白刃肉搏,陈光就是这么在山东打出自己的军旅生涯代表作的——梁山模范歼灭战。
梁山歼灭战中,陈光是在同等兵力、劣势火力的情况下达成歼敌的(不是击溃,是歼灭!),而这一次同时拥有兵力、火力优势的他自然更不会让倭寇溜出自己的掌心。
在白刃战快速消灭村中留守的倭军预备队后,正在村东口与佯攻部队交火的倭军主力顿时就陷入到了腹背受敌的境地之中。
“依基基!”倭军少佐发癫般拔出指挥刀率部想要从正面杀出一条血路,但不知从哪个枪口射出的一发流弹直接掀飞了它的天灵盖,豆腐渣似的脑浆混合着血液泼了一地。
肯定是遇上支那军最精锐的德械师了……这位太原会战后就回国养伤的少佐至死都认为自己遇到的不是游击队,而是国军中央军。
半个月时间下来,这样的敌后游击战先后打了好几场,吃亏的无一例外全是倭寇,虽然每一场战斗的规模都不是特别大,可最后的结果却基本都是歼灭。
由于严重缺乏武器弹药的自产能力,所以在我军早期的字典中就很难查得到击溃战这三个字,在陈光的惯性思维中,打完仗如果缴获低于消耗的话可是要挨批评的!
因此在他的指挥下,各部队战斗规模大不大不要紧,要紧的是得全歼。
陈光这么一搞,冈村宁次就坐不住了,这场冬季扫荡不仅未能抓住并消灭豫东、皖北沦陷区内的敌后武装,反倒搭进去了加起来差不多大半个师团了。
冈村宁次畏惧赵骥的过往战绩,不敢从信阳对峙前线抽回主力师团,只得放弃部分边缘县城收缩防区,把兵力集中到平汉铁路沿线,以及以周口和霍邱为核心的资源产地。
陈光在仔细分析了沦陷区的敌我态势后,直接给赵骥打了份电报要求给他增兵,然后集中力量攻打周口,逼迫倭寇抽兵回援,从而为主力部队创造出有利的决战机会。
“你们二位觉得怎样?”赵骥把陈光的电报摊在桌面上,“要不要给陈光同志增兵?”
副师长郭勋祺先肯定了陈光的战绩:“陈副师长不愧是115师的头号虎将,能以区区两个独立旅和当地民兵在半个月时间内取得如此战绩,着实令我佩服,不过……”
郭勋祺沉吟片刻后方才续道:“我刚去前线视察过,倭军战力虽已不比当年,但毕竟也不是纸糊的,兵力又居于优势,我部不过是将将能与之保持均势而已,如果再从主力纵队抽调兵力的话,平衡一旦打破……”
郭勋祺话未说尽,但赵骥已然听懂了他的意思,武汉目前已经是鄂豫皖边区的工业中心,为了调动敌人而掏空勉强维持均势的主力纵队是非常冒险的,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因小失大。
空城计是万不得已才唱的,眼下根本没必要。
参谋长陈奇涵点点头接过郭勋祺的话:“郭副师长说的在理,陈副师长那边能够调动敌人当然最好,如果实在调不动也不必拿武汉来当赌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