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阮地现状(二)(2/2)
“大人,你是个好人。”青杏有些感动,但也只好意思夸这一句,便带着纸条小跑了出去。
女医笑着摇了摇头。
在码头当医生是很辛苦的,风险也大,倘若真发现了什么传染病的病例,整个码头都要封起来,她们这些医生也不能走,既是病人,也要帮忙治疗和安置安抚病人。
如今阮地的防治手段也不多,只能勤打扫码头,喷洒浓醋酒精和石灰粉。
以前她们和吏目们还要戴口罩,后来发现细布填充棉花做出来的口罩太闷,气都喘不上来,只用细布又没什么用,便都舍弃了口罩。
好在外头的人身体底子大多不好,一染了病在船上就会显出来,所以至今码头也只是不许船上岸过,还没有把码头全封起来的最坏情况出现。
青杏出了帐篷,排着队把纸条和文书交过去。
女吏核对之后没再问什么,而是拿出一种青杏没见过的纸片,很厚,能书写,但又有点光泽,不像是普通的纸做成的,她在那纸上写下青杏的姓名性别,又写上身高和特征,最后还要写派发临时凭证的地方,以及自己的编号和凭证的编号。
青杏好奇那些奇怪的符号,但没好意思问,等她拿了凭证,这才在围栏外头等待陈牧和月娘她们出来。
期间青杏不断抚摸自己的凭证,哪怕看不懂字,她也一遍遍的去看,去分辨那些笔画。
尤其是她的名字。
她在船上就得知了,这个凭证其实就是她们的“户籍”,凭着这凭证,她们可以分到地,可以做生意,可以自己买房子,可以去应聘工作,只要有这个,她就是自由的。
青杏小心翼翼,唯恐这纸牌上染了污渍或是被自己折出印痕,但是每次收回挎包里,又忍不住再把它拿出来。
从今天开始,她也是有身份的人了,不再是谁谁的女儿,陈家那丫鬟,少爷的丫鬟了。
等月娘和杨竹书相继出来,青杏才终于狠心把凭证放到了挎包里。
月娘和杨竹书也同她一样,在等待陈牧的过程中不断看向自己的凭证。
“果然如传说里的一样……阮地女子真是过着我们想都不曾想的日子。”月娘喃喃感慨,“为吏做官,能做生意,多少撑船的小贩都是姑娘,还有医师——给我看的医师说,她再在码头干一年,就能申请去医院到主任了……”
“怎么男子那边这么慢?”杨竹书踮着脚看过去。
青杏:“男子多嘛,好多男子孤身过来,女子大多是跟着亲眷一起来。”
“这是什么符号?”杨竹书也有和青杏一样的疑问,她指着凭证最下方的编号,“你们问过吗?”
月娘和青杏都摇头。
还是与她们一同等待的女人看她们三个对着那数字绞尽脑汁,忍不住说:“这是临时编号,前面这个零三六,是码头的编号,后面的是历年,历年后面是日期,再然后就是你的排号了,你是二百零七号呢。”
“那这个呢?”杨竹书指着和这段符合相隔一点距离,但只有五个数的符号问。
女子:“哦,这个是那吏目的编号,到时候你的凭证有问题,也是要追责她的。”
“真是精巧!”杨竹书瞪大眼睛,“只几个数,到时候追查起来,是连船都能查到的!有头有尾!”
女子乐道:“是也是也,我头回来的时候也叹这个呢。”
“等你过了观察期,在阮地落了户,编号就改了,是州编号和区编号打头了,那时就不是临时凭证,是终身了。”女子,“你们到时候可要记得去换,免得要用的时候还要临时去,因着要在官衙备案,可比临时凭证耗时得多。”
“呀!我家人出来了,有缘再见呀!”女子着急地一摆手,冲着走出来的妇人跑去。
三人一齐低头看自己的临时凭证。
她们从此时起,都不是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