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血色修道院(1/2)
第389章血色修道院
光阴飞逝,丰饶的1477年迎来了自己的尾声,历史进入到耶稣诞生第1478年,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机遇。
黑海与里海之间,大高加索山脉与小高加索山脉围成了一片河谷低地,库拉河在此流淌,孕育出肥沃的农耕土地,养活了一百余万的庞大人口。
这里是格鲁吉亚人的家园,从远古时期直到15世纪。
自从格鲁吉亚巴格拉季昂王朝在15世纪中叶彻底崩溃以来,这片土地陷入了长久的动乱之中,曾经繁荣而统一的格鲁吉亚分裂为一个个亲王国,大大小小的贵族们躲藏在石头城堡内你争我夺,对百姓的苦难视若无睹,穆斯林劫掠者一波接一波的袭击让边疆地带的格鲁吉亚正教徒看不见一点光明。
然而,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奇迹”之后,东正教的唯一帝国骤然崛起,以相当迅猛的速度恢复了国力,希腊半岛,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安纳托利亚西部和北部……穆斯林势力全面衰退,大航海带来的财富让东罗马帝国即使在人口不足的情况下亦能发挥出超强的国力,这让不少正教徒国家看到了一线生机。
1468年,应格鲁吉亚国王巴格拉特六世之邀,东罗马皇子阿莱克修斯抵达格鲁吉亚,这位名义上的格鲁吉亚国王希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阿莱克修斯,换取东罗马帝国的金钱和援兵,从而对抗穆斯林异教徒,顺便压服那些不遵命令的大小贵族。
可是,令巴格拉特六世感到十分惊讶的是,阿莱克修斯竟然没有带着玛利亚公主回到君士坦丁堡,也没有拿着皇室的金钱招募佣兵,而是选择在最危险的前线混乱区建立了圣安德鲁与圣乔治骑士团,招募勇敢而虔诚的骑士,抵御穆斯林的入侵。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巴格拉特六世默许了阿莱克修斯的行动,正式将位于第比利斯东方的库拉河谷授予骑士团,要求他们帮自己守住疆土。
后来,骑士团也不负众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血战击退了萨法维教团和希尔凡王国的劫掠,将那片土地站稳了脚跟,第比利斯也维持了许多年的和平,巴格拉特六世甚至凭借外交手段联合统治了伊梅列季亲王国,将势力范围扩大到格鲁吉亚西部。
1472年,东罗马帝国和白羊王朝在安纳托利亚西部的荒原上爆发决战,白羊王朝由于落后的军事体系和落后的军事科技而大败亏输,乌宗哈桑逃回大不里士,白羊国势由盛转衰。
穆斯林威胁的减轻让巴格拉特六世松了口气,对圣安德鲁骑士团的态度也从依赖变为忌惮,在他心里,愈发壮大的骑士团已经不再是戍守边疆的屏障,而是近在眼前的威胁。
1474年末,在达芬奇提供的设计图纸的帮助下,阿莱克修斯凭借皇室的资金和当地的泥火山,利用混凝土建筑模式,迅速在圣十字地的最东部修筑起一系列的防御工事,由于采用石料中含有锰与铜,这些防御工事在外观上呈现出冷峻的黑蓝色,防御工事的中心则是骑士团耗费两年建造的新城堡——冰封城。
冰封城堡与冰封防线初步成型后,巴格拉特六世的恐慌达到极致,他派人质问阿莱克修斯的用意,要求他放弃固守,向希尔凡进军。
阿莱克修斯没有接待那位使臣,而是召集了自己的下属和盟友,当众宣读了格鲁吉亚诸王公的罪状,认为他们不尊上帝,与异教徒媾和妥协,正式提出王位宣称,要求与萨法维教团为敌的阿尔斯兰派盟友帮助守卫东部边境,自己则率领骑士团向第比利斯进军,很快便拿下了第比利斯附近的卡特利一带。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第比利斯的守军不值一提,白羊王乌宗哈桑却趁着东罗马帝国陷入西地中海冲突之际麾兵北上,直接绕开了圣十字地的防御工事,从亚美尼亚高原直插格鲁吉亚腹地。
于是,阿莱克修斯暂时放弃了夺取王位,转而与各个亲王国达成联盟,开始了漫长的边境战争。
两年多的艰苦抵抗让格鲁吉亚伤亡惨重,白羊王乌宗哈桑的病重令他们看到了转机,阿莱克修斯虽然始终未能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一次胜利,但终究是凭借不懈的坚持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黎明。
1477年初,巴格拉特六世在伊梅列季年老病死,巴格拉季昂王朝一片纷乱,在边境战争中赢得崇高声望的阿莱克修斯继续对残余亲王国发起战争,一路上打击大贵族,将他们的产业置于骑士团的管辖范围中,愿意加入骑士团的小贵族则得到了保留。
然而,群山之间的复杂地势仍然为阿莱克修斯带来了很大困难,伊梅列季亲王国,阿布哈兹亲王国和萨姆茨赫公国组成联盟,在1477年夏季的哥里之战中凭借保存下来的一点点莫纳斯帕山地重骑兵击败了一支轻敌冒进的骑士团军队,纵火烧毁大量粮仓,迫使阿莱克修斯退守第比利斯。
但是,阿莱克修斯的背后站着一个相当强大的祖国,哥里之战结束的同时,东罗马帝国的黑海舰队迅速攻占了格鲁吉亚港口巴统,两个近卫军团和四支射击军从特拉比松进入萨姆赫茨,切尔克斯王国也在查士丁尼的率领下组成军队,经索契南下阿布哈兹。
三面夹攻下,巴格拉季昂王朝脆弱的联盟迅速瓦解,本就亲东罗马帝国的阿布哈兹立马向查士丁尼投降,和他一起进兵攻占伊梅列季,将逃往此处的巴格拉特六世的子孙后裔们关押起来。
萨姆赫茨公爵亚历山大二世本想向南方的穆斯林势力求援,却并未得到任何回答,公国内部的商人,民众和众多小贵族不愿继续与“圣王”为敌,自知无力回天的他只得向阿莱克修斯投降谢罪。
在妻子的哀求下,阿莱克修斯宽容对待了巴格拉季昂家族的成员,将大贵族的世袭土地收归骑士团所有,愿意加入骑士团的贵族可以得到重用,不愿意的也可以保留部分财产,到第比利斯或是君士坦丁堡继续生活。
在他看来,这些人不仅是自己的妻族,也是大卫四世和塔玛丽女王的后人,一个家族连出祖孙两代贤王,能够在格鲁吉亚扎根八百年,一定获取了上帝的庇佑。
至于这个庞大的家族会不会给格鲁吉亚巴列奥略王朝的统治带来隐忧,阿莱克修斯不是很在乎,在他心里,如果自己的子孙有朝一日胡作非为,反而让巴格拉季昂家族或是其他家族的贤明后裔取得了民众的支持,那就是上帝的旨意了。
但是,正当阿莱克修斯的赦免令走到路上时,一支不知从何而来的穆斯林残兵突袭了处于查士丁尼监管下的伊梅列季地区,当时的查士丁尼正在召开宴会,城堡之外的庄园几乎无人驻守。
于是,关押巴格拉季昂嫡系后裔的庄园被穆斯林残兵轻松攻破,上到六十岁的叔祖,下到刚出生的婴儿,除远在第比利斯的玛利亚公主外,巴格拉季昂王朝的嫡系后裔满门尽戮,宛如人间蒸发了一般。
随后,查士丁尼迅速率军击败穆斯林残兵,将他们全部吊死,经确认,他们无疑都是白羊王朝派来袭扰格鲁吉亚的小股部队,身份证明和口供信息一应俱全,武器装备都与白羊军队一般无二。
得知消息后,玛利亚公主几乎晕厥,阿莱克修斯也不知如何安慰,一夜之间,他的妻子成为了巴格拉季昂家族唯一的嫡系后人,他的女儿和儿子成为了兼具巴格拉季昂嫡系血统和巴列奥略皇朝血统的正统继承人。
接着,萨姆茨赫公国的民众突然搜出了公爵大人与穆斯林势力相勾结的信件,民众在传教士的挑拨下迅速暴动,亚历山大二世连忙出逃,还没来得及参加阿莱克修斯的正式加冕礼便带着零散家当逃往君士坦丁堡,当上了一名寓公。
接二连三的变故之后,格鲁吉亚王国复杂的局势瞬间清明了起来,巴格拉季昂嫡系绝嗣,其余几大支系要么远遁君士坦丁堡,要么成为骑士团的一员,阿莱克修斯统一了包括卡特利,卡赫季,伊梅列季,阿布哈兹和萨姆茨赫在内的格鲁吉亚人聚集区,又通过向大高加索部族许诺自治权的方式得到了他们的效忠,成功奠定了格鲁吉亚巴列奥略家族的基础。
“关于旁人所谓“恶魔之夜”的详细内幕,笔者并不清楚,也许正如格鲁吉亚百姓所说,巴格拉季昂嫡系作恶太多,那支萨拉森人残兵在恶魔的帮助下神奇地越过了查士丁尼的一道道防区,夺走了上百人的生命……”
“截止到1478年初,格鲁吉亚王国已经安宁了下来,“圣王”阿莱克修斯将加冕仪式放在了格鲁吉亚古都姆茨赫塔,他曾与白羊大军血战三天的地方……”
“但是,他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加冕仪式上,而是依照我们家族的老传统,把这种事情交给王后——玛利亚公主已经从悲伤中恢复了过来,看着越来越近的王后冠冕,她的脸上也总是充满笑容。”
书桌前,一位贵族打扮的少女提笔写着,上好的羽毛笔蘸着雅典牌的墨水,在散发着淡淡芬芳的精美纸张上沙沙划过。
“阿莱克修斯正在忙着他的改革,试图将圣十字地的一系列政策推广到新增领土上,他和小时候不同,现在变得喜欢读书了,但总是喜欢看一些古老基督教典籍,比如那本晦涩难懂的《使徒行传》。”
“他似乎认为,东帝国正在大力发展的私有化改革与古老基督教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他想让百姓重回使徒时代,过集体生活,一同种地,一同休息,一同进行文化活动……”
“在他的邀请下,我去过圣十字地,看过了宏伟的冰封城——顺便提一嘴,阿莱克修斯不喜欢“冰封者”这个称号,他认为这其实是实力不足时的无奈之举,真正的骑士应该冲锋在战场上,而非躲在冰墙后……”
“圣十字地的情况很不错,我看到了格鲁吉亚正教徒,亚美尼亚正教徒,信奉阿尔斯兰派的穆斯林,甚至还有景教徒和拜火教徒,他们在骑士团的强权约束下和平相处,虽然谈不上和睦,但至少不会爆发冲突。”
“我采访过一位穆斯林商贩,他告诉我说,他不喜欢萨法维教团的极端军事理念,他也不想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目标到处杀戮,他只想找个地方自由活着,圣十字地恰好满足了他的理想。”
“还有那个给我喂马的拜火教徒,他好像是个印度人,从帖木儿王国跨越里海去巴库朝圣,结果却被希尔凡穆斯林赶了出去,来到了圣十字地,阿莱克修斯接纳了他和他的同伴,允许这些在我看来十恶不赦的异教徒生活在骑士团的土地上。”
写到这里,少女想了想,蘸蘸墨水。
“阿莱克修斯曾说,圣十字地欢迎所有人,这不是因为有利,而是因为有理,我们必须庇护那些遭受极端主义伊斯兰教派欺压的人,如若不然,他们只会成为极端教派的养料。”
“阿莱克修斯把圣十字地的农耕土地分为一个个十字农庄,用古老修道院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他们,部分农庄竟然能够实行四圃制农业,要知道,哪怕是西欧也只有极少数修道院能够将四圃制实行到位,这可是需要相当高的组织度和群众基础。”
“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为圣十字地带来了大量产出,集体十字农庄的制度甚至吸引了不少被排挤到边缘的温和穆斯林,他们在参与集体劳动的同时感受到“使徒时代”的关怀,也有不少人会选择皈依正教。”
“相比之下,帝国本土的农业繁荣是建立在大量牲畜,大量铁质先进工具,大量基础化肥的基础上的,农业耕种模式并没有什么进步,村社制度在资本主义城市化的浪潮下愈发衰弱,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从三圃制到二圃制的倒退,保加利亚北部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采取还采取相当原始的粗放式农业,大地主们热衷于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来减少雇农人数,却并没有将一片土地的资质发挥到极致。”
“当然,若论生活水平,东帝国的农耕者当然远胜格鲁吉亚农民,田亩清算之后,东帝国的农民变成了地主,每个人都拥有不少私有土地,多出来的人口要么进入城市,依靠帝国政府提供的技术教育成为工匠,要么前往开垦区,抢占穆斯林的土地,成为新的大地主和大牧场主。”
楼下的走廊传来脚步声,少女加快速度,继续写道。
“无论如何,我只是一个记录者,而非评价者,阿莱克修斯是我的哥哥,还是我丈夫最好的朋友,格鲁吉亚的王冠是他奋战十年得到的奖赏,我不是查士丁尼,没有为阿莱克修斯提供多少帮助,自然也不方便对他的政策提出任何质疑。”
“这次的加冕典礼是我们家族的盛事,两个哥哥和两个弟弟都会到,很可惜的是,我的小女儿伊琳娜被母亲拉着不让走,不然我也得把她带过来,和几位表亲见见面。”
少女写完这些,松口气,将手稿合上。
封面上写着手稿的名字:《皇朝列王纪》,作者是萨洛尼卡巴列奥略托科。
门开了,满脸笑容的卡洛托科走了进来。
“萨洛尼卡,还在写呢”
卡洛走上前,将一束血红色的玫瑰递给妻子。
“刚从血色修道院的后院里摘的,据说这是圣战者的鲜血浇灌而成的呢!”
“你说,如果我们在君士坦丁堡搞一搞宣传,能不能把这种血红鲜卖到天价”
“行了,闭嘴,卡洛。”
萨洛尼卡没好气地接过。
“你满脑子只想着如何挣钱么要是你敢打这些的主意,小心阿莱克修斯跟你反目成仇。”
“这我当然知道了,开个玩笑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