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站队的时候到了(1/2)
第332章站队的时候到了
夜。
洛阳李府。
李德謇正坐于书房。
自从被幽禁以来,他的心态也越发平稳下来。
此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李德謇没有多想,未曾抬头,皱眉问道:“何事”
然而来人并未回答,只是走了过来。
李德謇下意识的看向来人,这才赶忙起身:“拜见殿下。”
他没想到太子竟然亲自前来。
李承乾笑着坐在身侧,问道:“这些日子,可还住得舒坦。”
李德謇有些迟疑回道:“多些殿下关心,臣感觉颇为不错。”
对于被幽禁,李德謇心中自然是没有怨恨的。
“长安的变故,听说了吧。”
李承乾问道。
李德謇点点头:“陛下病重,魏王跟晋王明争暗斗。”
李承乾随即道:“如今大唐局势危急万分,父皇昏迷不醒,李泰与李治为争夺监国之位,在朝堂上争得你死我活,朝堂上下一片混乱。我欲重返长安,以太子之名稳定局势,此关乎大唐社稷兴衰存亡。而要成就此事,离不开你的襄助。”
李德謇自然明白太子的意思,只是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殿下知晓家父为人与立场。他向来刚正不阿,对陛下忠心耿耿,如今要他支持殿下,恐非易事。”
李承乾叹了口气:“我自然清楚令尊秉性。然如今大唐江山摇摇欲坠,百姓深陷水火之中。我安能忍心袖手旁观”
“令尊手握重兵,在朝中威望极高,他的态度对我能否顺利重返长安、掌控朝堂至关重要。”
“你身为他的长子,与他最为亲近,也最了解他,唯有你能说服他支持我,助我平息这场朝堂之乱。”
李德謇缓缓说道:“殿下,家父一向坚守原则,行事只依自己判断。此前因我的事,他对殿下或许心存不满,如今要劝说他改变立场,绝非易事。”
李承乾回道:“正因令尊忠君爱国,一心只为大唐社稷着想,我才看到希望。”
“如今朝堂混乱不堪,各方势力争斗不休,唯有我能让大唐重回正轨,给百姓带来安宁。”
“你向他陈明当下利害关系。”
“以令尊的胸怀与见识,他定会为了大唐未来,做出正确抉择。”
李德謇沉思片刻,最终回道:“好,我愿为太子前往长安说服家父。”
——
次日。
李承乾带着李德謇、赵节、汉王李元昌快马加鞭抵达潼关。
此时,潼关城楼上,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正指挥士兵加强城防,看到远处扬起的尘土,知是李承乾等人到来,连忙下城迎接。
在李世民第一次昏倒的时候,李承乾就已经安排苏定方先行抵达潼关进行筹备。
潼关城内。
李承乾高坐上首。
左下首是苏定方,右下首则是汉王李元昌。
从身份地位上来说,汉王李元昌仅次于太子。
“诸位,如今我军仅有三万五千兵马,长安城高墙厚,即便配有火炮,强攻之下,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破城,还会造成惨重伤亡。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另寻他策。”
苏定方回道:“殿下所言极是。依末将之见,如今之计,唯有借助城内内应之力,方能有胜算。”
赵节主动请缨:“臣愿先行入城,说服母亲以及父亲。”
跟李德謇不同,赵节的立场一直很是坚定。
李德謇此时也符合道:“臣也愿先行入城,说服父亲支持殿下。”
李承乾点点头:“好。”
汉王李元昌此刻说道:“殿下,那我呢。”
李承乾想了想,道:“要不你去跟长孙司徒聊聊”
李元昌有些迟疑,但还是回道:“好,我去跟他说,让他支持殿下。”
其实李元昌跟长孙无忌关系并不怎么好,也谈不上差。
虽说辈分相同,然李元昌是李渊小儿子,也是长孙无忌看着长大,因为调皮的缘故,没少被训斥。
只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也没有人比李元昌更适合了。
李承乾前往长安,自然不可能说直接带着兵马抵达城下。
也不可能孤身前往。
先行谋划才是关键。
若能取得李靖的支持,入城轻而易举。
只是想说服李靖,大概是有些困难的。
赵节母亲长广公主,以及继父杨师道,也是很强的朝廷势力。
若都能支持太子,入长安不难。
——
夜色如墨,笼罩着长安城,静谧中弥漫着令人不安的紧张气息。
赵节一袭普通百姓装扮,身着粗布长袍,头戴破旧斗笠,身影匆匆地来到了长广公主府门前。
微微颤抖着抬手,叩响了门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