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变化(上)(1/2)
而且更重要的,就是有一半以上的路段,都用坚固的水泥进行了加固,而整个皇城之内,也都用水泥进行了返修加固。
这也使得道路非常整洁光滑,取代了传统的青石道路,让整个皇城亦是焕然一新。
两大皇城之间的联系,自然愈发紧密。
这是三年以来,最大的一个收获,也是李闲在位之后对乾国的最大贡献。
当得上人人称赞。
至于第二件事情,便是教育。
这也是交通之外一个非常大的门类。
而如今的教育,亦是在整个大乾帝国,已经完整且成功地,落实了一村一私塾制度。
没有任何一个村落,会有缺漏。
人人都必须强制让自己家的孩童,参与五年制义务教育。
拒不参加的,都会有官府联同村正,去各家做思想工作,磨也得磨的家长同意才行。
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绝大多数家庭,也都会同意下来。
只有极少数家庭,怎么都不听劝。
最后自然是官府严肃处理。
因为这可是陛下亲自下的命令,必须执行到位!
笑话!
免费教书都不去的话,这种家庭,也不适合培养孩子了,生再多出来都和畜生没什么区别,有何意义?
如果再拒不执行的情况下,官府甚至会给那家父母处以刑罚。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而是真真切切的会执行到位。
推行教育的过程中,难度有不少,集中在教材发放,以及各家各户做思想教育,包括在每一个村落之中,划出私塾供孩子们读书等等。
这都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所以很有难度,挑战不小。
尤其是统一整个乾国(包含齐国领域在内)的所有村落,并且挨个落实到位,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所以说这三年以来,这的确是主要的一些工作,基本上占据到了整个乾国朝廷工作人员的一个精力。
但随着三年的时间过去……
如今,第一批入学的孩童,已经初步顺利步入了四年级,再等五年级结束之后,就会升到高中阶段了。
当然高中阶段,已经不是强制了。
而是需要掏一定学费,不是很贵,也就半两银子不到,其他都不需要掏钱,因为包含了学杂费等等所有费用。
目前读高中的人,还没有,毕竟现在才三年过去。
第一批读高中的人,可能在两年以后了。
相当于,将初中给直接剔除了。
整个大乾的教育体系,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前三年小学教育,后两年为初中教育,此为五年制义务教育,强制执行,整个五年制义务教育,大乾帝国教育部门财政可以完全负责。
在后面,是高中两年制,再到大学,这是完整的求学路径,哪怕如此大乾也投资了不少,学费其实也就是象征性收取罢了,和免费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至于九年义务教育外加大学研究生之类的,这边的国情也实在是不契合,所以也需要做出动态调整,不能生搬硬套。
那么现在的高中,其实已经是建设好了。
高中的话,就不是一村一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