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任亨泰上奏,敲定铁铉去九边(1/2)
朱标轻轻颌首。
“孤同意,朝廷举荐人才不拘泥于常规,特别应扶持大明栋梁,铁铉满腹经纶,治国有方,宜经朝廷众议妥善安置,不应让其才华为庸人所掩盖。”
对于关键职位任命,历代王朝均采纳群策群力制定决策,最后由皇帝裁决。
很快,大殿中响起了低声私语。
实际上,近期人事调整后,各衙门已没有空余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刚抵京的铁铉,即获赐武英殿大学士称号。
可见,朝中多数人都已知晓,皇上可能想让铁铉入阁参政。
石伟毅便是成功例子,如今接纳铁铉加入亦无不妥。
翟善面带笑意离席,“殿下,铁铉之才需在内阁施展才为最佳。”
西平侯沐英表示:“殿下,或许可听听铁大人的想法。”
沐英返京时极为低调,未引发太多的关注。
自此,他在早朝上少发言,只按规矩协助处理军务,加强了大都督府与其他相关单位的沟通。
他一开口就吸引了全场注意力。
说完这话,沐英静静地回到原位,等待回答。
身为内阁要员,皇族身份使他很少发表言论,除非必要才会打破常规。
然而,今天不同往日,显然他对铁铉的未来有所想法。
特别是面对同样学识渊博的文化宫大臣,翰林学士解缙的注视,他决定采取行动。
沐英发言结束后,解缙立即附和:“殿下,西平侯的话颇有道理,我认为应当先听当事人的意愿。”
徐辉祖跟沐英同时看向铁铉。
目前军中有多种声音。
最常见的是士兵们要求得到战功奖励的愿望。
南,东均有重大战略计划,封王之事将至,这对军队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尽管边境线上几万大军,未公开质疑政策。
但他们提交的报告显示,每个人都渴望战斗,获得荣誉。
其中表现突出的是北疆九门外防线的戍边军队。
如今,前线总旗无需多说。
因为士兵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得到战斗命令,甚至愿意连夜突袭,摧毁敌人营地,斩杀叛贼。
整个大明正处在一种微妙的状况。
无形中面临一个未经组织的军队力量考验。
没有人知道,在大都督级别最高的机密文件室里,现在存放着数份关于边境地区的作战方案,涵盖从山海关到阳关的广大范围。
刚刚归来的铁铉显然是最佳选择,更是当前打破僵局的最佳人选。
铁铉刚回来,战功赫赫,并熟悉如何在外域巧妙布局。
他是最理想的选择。
朱标的目光静静落在铁铉身上:“铁铉,你有什么想法?”
“臣听从君命。”
铁铉语气沉重地回应,“不过,以微臣看来,自己性格懒散随意,恐怕难以胜任朝中纷繁琐事。”
朱标微笑道:“如果你真懒惰,倭国洲今天又岂是这般光景?”
殿堂上的文武百官也随之笑出声来。
如今在倭国洲,几乎看不到活下来的倭国人了。
即使偶尔遇见,也只是那些为了戍守职责而特选留下的日本女子。
若非如此,屠夫铁铉又何来这等凶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