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344章 成立皇家钱庄,要变天了?

第344章 成立皇家钱庄,要变天了?(1/2)

目录
好书推荐: 佃农修仙传免费阅读 星域剑客免费阅读 九世轮回之残剑免费阅读 千金归来强势复仇一个也不能少免费阅读 龙王出山,带着小姨妹一起飞免费阅读 苍凉岁月免费阅读 四合院:我中医满级,禽兽酸了免费阅读 灵气入侵:这该死的末世我来终结免费阅读 游戏大亨:帝国崛起免费阅读 重案六组之暗影之下免费阅读

朱元璋摆了摆手:

“科举根本选不出咱想要的人才!”

陆知白说:

“有没有可能,现在科举考的东西,除了策论,别的都没啥用?”

朱元璋无语凝噎。

陆知白重申:

“陛下好好想想,道德和律法的关系。不要寄希望于道德,而要重视严格而明确的规则!”

他这么说,是因为老朱分不太清道德与法律!

《大诰》一些地方思维混乱,简直是一拍脑子就决策。

朱元璋哼笑道:

“咱的规则还不够严吗?可他们还是不怕!”

陆知白委婉道:

“是很严格,可有些被动了。等到事发之后,才晓得他们贪了……”

朱元璋眯眼道:

“你的意思是?”

陆知白说:

“设专门部门,在各地定期例行检查。为了避免包庇,要异地调查。”

朱元璋若有所思,点头:

“倒也有理,天高皇帝远,但皇帝,要是近呢……”

朱标在奋笔疾书。

陆知白又说:“现在御史的职权,还是有些狭隘了。他们可以发挥更多督察作用。”

朱元璋一手按在桌上,赞许道:

“这个主意很不错,咱允了!”

洪武十五年,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在反贪腐的监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在,是要提早一些改制了。

朱元璋高兴片刻,又黑了脸:

“要监察天下,咱哪有那么多御史?现在有许多官职,还空缺着,只能由他人兼任……”

为什么缺额这么多?

还不是因为老朱的刀太锋利了,牛马来不及长那么快啊。

陆知白叹气说:

“陛下听过南风与北风的故事吗?”

朱元璋摇头。

陆知白大致讲了下。

要让人顺从,温暖南风比凛冽北风更有效。

朱元璋听了,只是默然,望向朱标。

朱标在这方面,比他要强一些。

陆知白并没打算说服朱元璋,他的嘴又没开过光。

他继续讲:

“陛下总觉得人才不足,还是因为科举考的不够精细。

许多儒生,能有宏论便已算优秀,但一到政事具体操作,就傻眼了。”

朱元璋眉头微皱,说:

“不错。今日夏原吉也说到了点子上。一些老儒,包括宋濂,都是空有名声,不过一介文人尔!根本不会干事。”

陆知白道:

“我一直疑惑,一些人会解读经义,就能做官。

但学问做得好,跟为官为政又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叹道:

“所以咱早就停了科举。咱早在想,为啥科举选不出堪用的人呢?

科举之制,改来改去,终究是不行……”

停掉科举,已经是洪武六年的事了。

朱元璋想要道德高、文章写得好,还能处理政务的全才。

陆知白说:

“我有一个想法。一个组织中,其实只有三类人。

第一类是决策层。第二类是执行层,他们负责把决策层做出的决断变成行动。二者之间有一个传达层,负责上传下达。

儿臣以为,朝廷要选的是传达层和执行层,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更加明确,要尽可能的量化。一甲、二乙之类的评价,仍然很模糊。”

朱标眼睛一亮,记下笔记,说:

“这个说法倒是第一次听!”

朱元璋一时陷入沉思,而后道:

“你果然想要改科举!”

陆知白点头:

“不错,儿臣认为,科举制比举荐制更公平。能否选出合用的人才,关键在于考题的设置,目标决定内容……”

朱元璋认真思索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免费阅读 我何时可以回去免费阅读 夜读全唐诗免费阅读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免费阅读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免费阅读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免费阅读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免费阅读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免费阅读 宋终:一拳镇关西免费阅读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