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与水争地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与水争地(2/2)

目录
好书推荐: 春城江湖往事之赵三免费阅读 听我心声后,炮灰一家集体虐渣免费阅读 诡城谜探免费阅读 我的枪附加百种特性免费阅读 拍卖万倍返还:凡铁变极道帝兵!免费阅读 不回城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更香免费阅读 渝梦沉香免费阅读 玄学老祖被毁婚,京圈大佬都炸了免费阅读 高考满分,只不过是个开始而已免费阅读 重生回来:权势滔天免费阅读

“林先生果然高洁!”

朱高炽微微点头,身躯也是不由坐正。

朱瞻基说:“除了前面的荒政,林先生又着重提到了书中的水利卷,水利为农之本,无水则无田。”

“林先生说,这天下为何有那么多被抛荒弃耕的土地,其中原因无外乎荒地种不出粮食,而为何种不出粮食,主要便是地方不重视水利的营修。”

“若是能够大力兴修水利,充分利用地利水源。不仅荒地可以重新屯垦,北方也可化为南方苏杭那样的产粮重地。也不必再辛苦从长江耗费巨万,输送南方的粮食去往北方。”

这也是《农政全书》中的“用水五术”。

所谓用水五术,可总结归纳为源、流、潴、委、作井作潴。

说人话便是,有地下泉水就用地下泉水,没有地下泉水就用江河塘浦的流水。

除此之外,还可以想办法利用湖荡泽陂的积水,以及海潮顶托回来的江河淡水、岛屿沙洲积蓄的水源。

就算遇到缺水且不临海临湖的高亢平原,也还可以开凿水井,汲取泉水,或者干脆修筑池塘、水库蓄积雨雪水用作灌溉。

总之就是,用水之术,不越五法。

“用水之术,不越五法…好!”朱高炽微微点头。

饶是他不怎么熟悉水利,但听到朱瞻基简单描述的五法,也是觉得说到了根子上。

用水五法,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却将水利清晰的分为了五类。

只要能分类,就有法可循。

用《农政全书》的原话就是:不在源,即在委,源恒流,委恒汤者,故无骤溢骤于之患。

总之不可能脱离五大类,除非在沙漠,但即便是沙漠,也是能够打井的。

比如后世的新疆戈壁沙漠,被流放的林则徐便在当地,成功倒腾出了一种能够减少水分蒸发的坎儿井,也叫“林公井”。

靠着这口水井,新疆总算能够种地了,能种地就意味着可以开发。

而往后的清朝同样贯彻了这一点,基本上但凡能有记录的“清官”,他的政绩肯定逃不开在地方兴修水利。

朱瞻基忽然间说道:“对了父皇,还有件事,林先生提到要兴水利、治河务,那么围湖垦殖就不能再如此乱来。”

朱高炽闻言眼皮一跳,说道:“围湖垦殖可增加民间粮产耕地,怎么就算是乱来?”

朱高炽不能理解也很正常。

因为围湖垦殖最早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从这时开始,王朝统治阶级为了增加耕地粮产,就一直在主动推动民间对大湖水系展开围湖造田。

取得的效果也不错。

唐宋时期的“八百里洞庭”,到了两宋就已经几乎看不到了。

等到了明清,湖广开始完全取代苏杭,成为全国新的产粮重地,围湖垦殖更是到达近乎疯狂的地步。

螨清康熙年间,为了围湖垦殖的巨大利益,清廷大力鼓动民间开发垸田,官府更是拨银六万两作为开垦钱粮,又免除部分新增垸田的赋税。

史料对这一段的记载:康熙年间,但凡是人力能够达到的地势稍高之地,都会被围筑成田,大有“与水争地之势”。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新书推荐: 心相之天界唐史免费阅读 合鸣免费阅读 救驾之饼免费阅读 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免费阅读 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免费阅读 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免费阅读 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免费阅读 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免费阅读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免费阅读 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