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丁忧期满(1/2)
这个时机的抉择,可谓是精妙至极。
瞧那些孩子,好些都已半大不小,已然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而中秋之前的这段时日,恰是农村最为繁忙的时节。
家家户户都在为秋收做着最后的准备,这个时候一个劳力就相当关键了。
中秋一过,秋收基本也完成的七七八八了。
若是到了这个时候,还不见有人来接孩子,那往后大概率也不会有人来了。
这,便是王清晨给那些孩子父母的最后机会,也是给这些孩子最后的机会。
为人父母者,要放弃自己的亲生孩子,那该是多么艰难的抉择,这其中的苦涩与无奈,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晓。
届时,倘若孩子们依旧无人认领。
依照惯例,这些孩子便会成为族里的别养子,也就是养子,这也是官府所认可的处理方式,总好过成为弃儿。
“对了,近些日子,其他村子有不少人想要跟咱们借稻种,你怎么看这事?”裕老头像是突然想起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神色凝重地向王清晨问道。
在这个节骨眼上,稻种对于每个村子而言,那可是重中之重,完全关乎着一年的收成,决定着村民们的生计啊。
“能帮就帮一把吧。毕竟每年各家挑选良种时,剔下来的那些也不少。”王清晨听闻,微微皱起眉头,略作思索后,缓缓开口说道。
大家都是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在这般困难时刻,唯有相互帮扶,才能携手共度难关。
往年,各家挑出来的弱苗,大多都是直接丢弃,实在可惜。
如今若能把这些种子借给其他村子,说不定就能帮他们多收获一些粮食,也算是积了一份善德。
毕竟,这半年如此艰苦之下,有的村子甚至已经窘迫到把粮种都吃了的地步。
倘若咱们能伸出援手,或许就能拯救一家一姓,甚至整个村子于水火之中。
“也只能如此了。”裕老头轻轻点了点头,脸上满是感慨之色。
其他村子的境况他也了解一些,在这种时候,也唯有尽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看着相识村子的人们在困境中苦苦挣扎,他又怎能忍心袖手旁观,视若无睹?
……
自那个风雨交加的雨夜之后,村子便按部就班地进入了育秧、春播等关键农时,期间竟未出现任何险情。
一切都在忙忙碌碌中安然度过,那场可怕的白灾,终于算是成为了过去回忆。
虽说它曾给村子带来了犹如泰山压顶般的巨大冲击,可好在族人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最终将损失降到了微乎其微的程度。
如今,村子里除了多了百十个活力满满的半大孩子,几乎没有遭受什么严重的损失。
那段凝聚着族人们无数智慧与辛勤汗水修筑起来的、有着多道夹层的河堤,依旧完好无损地矗立在那里。
它宛如一位沉默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村子,已然成为了村子里一道独特而又壮丽的风景。
同时,它更是村里人与天灾顽强抗争的有力见证,时刻提醒着人们曾经经历过的那段艰难困苦、刻骨铭心的岁月。
……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晃便到了景佑二十三年。
“今日又跑哪儿去撒野了?”源冰满脸无奈,没好气地看着被几个半大孩子送回来的小家伙。
这小家伙如今已经两岁有余,那聪明伶俐的劲儿,活脱脱就是王清晨小时候的翻版。
不过,比起小时候的王清晨,他明显更加好动,那顽皮的性子,和王清新倒有得一拼。
小家伙整日里最开心的事儿,便是偷偷摸摸地跑到村子里,去逗弄别人家的鸭鹅。
尤其是被鸭鹅啄了之后,他那股子倔强劲儿就上来了,总是绞尽脑汁地想着报仇。
即便每次报仇都以失败告终,他也毫不气馁,反而越挫越勇,那股子执着劲儿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要说这小家伙记仇,那是一点不假。
不过,多数时候那些家禽都轮不到他亲自上门报仇,就被族人送上了餐桌。
那真是逗鹅鹅死,惹鸭鸭嘎,一点不留活口。
毕竟,敢啄状元村小霸王的鸭鹅,哪能有什么好下场。
“哼!”小家伙气鼓鼓的,满脸的不高兴。
这些日子,村子里的家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不是被主人关在笼子里,就是远远地瞧见他就躲得远远的。
他还没玩尽兴呢,就被这些师兄们捉住送了回来,心里能痛快才怪。
“师母,那我们便回去了!”那年中秋过后,仍旧有近半的孩童滞留在了村子里,男女都有,最小的不过五岁。
自那之后,便再没人来寻找他们,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就成了村子里的一份子。
这些孩子在村子里相处得十分融洽,彼此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谁都不许走!红霞,快去拿些糕点过来,多拿一些!”源冰的话语中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她这师母,可不来虚的,几个半大小子听了,立马老老实实地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
自家这个小家伙如今都成了这些孤儿领取悬赏的“福利”了,只要谁把他捡到送回来,总能从源冰这儿得到一些奖赏。
村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所以小家伙倒也不怕走丢。
况且,小家伙那两条小短腿,也跑不了多远。
再加上村子里随处都有热心的村民照看着,安全倒是不用担心。
可那些留下来的孤儿们,一个个都特别有主见,每次都把送小家伙回家领赏的机会留给年纪最小的几个。
他们懂事得让人心疼,也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略显脆弱的感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