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546章 袁世振与盐政(下)

第546章 袁世振与盐政(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都穿书了,开点挂不是很合理吗?免费阅读 玄天战魂帝免费阅读 职场新人之外贸员免费阅读 系统带我重生做学霸免费阅读 治病加寿:她们都来找我了!免费阅读 海贼:我,打卡剧情岛屿就变强免费阅读 陆总别作,夫人又乖又甜免费阅读 乱世芙游免费阅读 科技掀桌:制霸全球从黑科技开始免费阅读 锦衣卫与小仵作免费阅读

第546章袁世振与盐政(下)

"不知爱卿这些时日以来,有何收获?"

沉默半晌之后,幽暗的官厅中重新响起了大明天子朱由校清冷的声音,沉默不语多时的漕运总督李养正及户部尚书毕自严均是精神一震,随即凝眉看向胸口不断起伏的老臣。

这"纲盐法"虽然在前几年便成功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但其实背后也存在诸多隐患。

如今作为大明之主的朱由校亲临淮安府,倒是可以试着解决这些"隐患"。

"敢叫陛下知晓,"闻言,两淮盐运使袁世振赶忙起身拱手,颇有些激动的说道:"臣请陛下以福建泉州为例,于两淮盐场推行晒盐之策。"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灶户们提炼食盐的方式虽是各不相同,但大概也可分为"煮盐"和"晒盐"两种。

如今大明各地的盐商大多承袭元制,通过"煮盐"的方式提取食盐,仅在福建泉州等少数府县,当地的富绅豪商建有晒盐场,提取食盐。

而这两种方式虽然产量相仿,但"煮盐"法每日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料,还要灶户从旁值守,成本远高于晒盐法。

不过因为"煮盐法"涉及燃料人力等问题,值守的盐商官吏往往能够从中捞取些许"偏财",这才导致此法明明成本远高于晒盐法,但依旧在大明各地盛行。

"此法是否会导致私盐愈发泛滥?"

话音刚落,不待案牍后的天子搭话,从旁默默倾听的户部尚书毕自严便是忧心忡忡的追问道,目光中夹杂了些许惶然。

煮盐法虽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和漏洞,但因为其制作流程以及成本已是趋于平稳,朝廷可以侧面控制盐引数量,防止私盐泛滥。

如若贸然采用"晒盐"法,虽然能够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但也会加重私盐泛滥的风险。

时间一久,或许会得不偿失。

"无妨,就依爱卿所奏。"沉吟片刻,案牍后的天子在袁世振惊喜的眼神中轻轻颔首,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他之所以要率军亲临这淮安府,除了要帮助漕运总督李养正整饬漕运之外,还要帮助袁世振将"纲盐法"贯彻到底。

至于毕自严口中的"私盐泛滥",自是有其余解决的办法。

"臣必然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望着朱由校真挚的眼神,心中仿佛热流涌过的袁世振郑重拱手。

"朕在京师的时候,曾听闻灶户困苦,爱卿或可予以补偿?"

轻轻摆手,示意眼前的老臣落座,思绪愈发清晰的朱由校转而"反客为主",向眼前的老臣主动"进攻"。

"陛下英明。"

"如今我大明灶户生活确实有些困苦,甚至入不敷出,臣请提升灶户赏额。"

闻听天子对于"盐政"居然如此了解,袁世振不由得愈发兴奋,不自觉便提高了声音。

如今大明虽是享国二百余年,但诸多规矩仍是承袭"祖制",保持着国朝初年的水平。

例如这灶户在按照朝廷规定及手中享有的盐引,在生产出固定数额的食盐之后,通常会有些额外的"余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免费阅读 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免费阅读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免费阅读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免费阅读 明中祖:朱慈烺免费阅读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免费阅读 烽火淞沪免费阅读 看透领导内心的龌龊,三国职场术免费阅读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免费阅读 两界物价差亿倍,我氪金爆奖励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