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冒而昧之(1/2)
随着募捐活动全面展开,各类物资和捐款如潮水般涌来。
负责物资管理的赵主任找到梁颂年,满脸无奈,“小梁咱这边收到的东西挺多的,但是现在有个问题很严重。”
“您说。”
“现在收到的物资五花八门,很多食物的都是有保质期的,还有他们捐的这些衣服送回去压根就没法穿。”
“咱现在费劲心思弄得这些,送回去作用不大。”
他们负责筹划,赵主任他们主要负责整个筹集到的物资归拢,所以梁颂年只知道有多少没见到捐献的实物。
沉思片刻,他们这些东西送回去最好是长期都能起作用的,毕竟飘洋过海的很不划算。
“行,谢您提醒了,我和他们再研究研究。”
没有一会儿,通知就直接下发。
“每位负责物资接收的员工,需在开展工作前,熟练掌握本单位制定的物资捐赠标准,可通过查阅内部文档、培训资料等获取。对于标准中有疑问的部分,及时向主管领导或相关部门反馈。
在接收物资时,主动向捐赠方介绍物资捐赠标准,解答捐赠方的疑问,确保捐赠方清楚知晓相关要求。
一、严谨执行筛选检验
检验流程标准化:严格按照既定的筛选检验流程,对每一批次的捐赠物资进行检查,不简化、不遗漏任何环节。详细检查物资的质量、规格、保质期等关键要素。对于食品类物资,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包装是否完好;对于医疗物资,核对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资质文件。
检验记录规范化:在检验过程中,认真填写物资检验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物资名称、数量、捐赠方信息、检验结果等,确保记录准确、详实、可追溯。如发现物资存在问题,需在记录中详细说明不符合标准的具体情况。
三、规范沟通反馈
符合标准的物资:对于符合捐赠标准的物资,及时办理接收手续,向捐赠方出具规范的接收凭证,并表达对捐赠方的感谢。
不符合标准的物资:对于不符合标准的物资,明确告知捐赠方不符合的具体原因,严格予以退回。在沟通时,注意方式方法,态度礼貌、耐心,避免引发矛盾冲突。
四、及时反馈与协作
在物资接收过程中,如遇到疑难问题或突发情况,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物资捐赠接收工作顺利进行。
收工作意义重大,关乎公益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希望各位员工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开展工作。”
......
“小张,给我们的人也说一声,筹备的时候和他们的负责人先把这些说清楚,配合赵主任那边的工作,别给人家后期添麻烦。”
“知道了。”
但这一决定引发了部分捐赠者的不满,一位中年女士带着几大包衣物来到捐赠点,被工作人员告知部分衣物不符合标准。
“我这都是一片好心,这些衣服我没穿过几次,你们怎么能这样?”女士情绪激动。
摊位上的负责人赶忙上前解释,“大姐,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些物资要送回国的,必须保证实用性。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帮您联系当地慈善机构,把这些衣物捐赠给有需要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