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 >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 第1135章 吴三桂叛乱(中)

第1135章 吴三桂叛乱(中)(1/2)

目录
好书推荐: 谁进了异世不蹦跶免费阅读 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免费阅读 反派:小女子不擅斗法免费阅读 快穿我在忘川河边渡女配免费阅读 血落之城免费阅读 什么!我们家居然是邪神后裔?免费阅读 塞北风云免费阅读 谍战:红色特工之代号不死鸟免费阅读 靠属性变强,我在镇守司吃软饭免费阅读 穿成炮灰女,爹娘小弟相公读我心免费阅读

夏龙山抬起头,看向说话的洪承畴。

洪承畴不一定认识他,但是他对洪承畴十分熟悉。

崇祯十五年的松锦之战时,他就受过洪承畴的指挥。

这么多年过去了,洪承畴除了老了点,其他的一点没变。

夏龙山收回目光,毕恭毕敬地说道:“洪总...洪先生请讲。”

“抚顺城中有多少明军?”

“约有三四万左右。”

“到底是三万还是四万?”洪承畴追问。

“这...这不太好说。”夏龙山有些含糊不清。

“不太好说?这句话也太儿戏了吧?”洪承畴冷笑一声:“兵者国之大事,岂能儿戏?”

多尔衮非常认可这句话,重重点了下头。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在不知道明军的具体情况前,绝不能贸然出兵。

就算出兵。

他也打算让吴三桂在前面扛伤,自己在后面捡漏。

夏龙山开始分析:“北路军出发时总兵力在六万左右,其中关宁军就占了一半。在攻打界凡寨时,关宁军损失了数千人,其余各部几乎没有损失。萨尔浒之战时关宁军没有损失,其余各部共计损失了两千左右的兵力。”

“现在关宁军归顺大清,北路军剩余兵力最多只有两万八千人!”

“但是...王永吉将李定国和刘肇基临时调到了抚顺。他们二人兵力不可查,但预计不超过一万五。就算是一万五千人,加上北路军的两万八千人也才四万三千人,所以我才说出他们兵力约有三四万。”

听完夏龙山的解释,洪承畴和多尔衮同时低下头思考双方的兵力差距。

萨尔浒之战时八旗兵损失也不小,尤其是负责主攻的满达海。

他不但没能攻下萨尔浒,还损失了一千多人。

经此一役,八旗兵可用兵力只有三万六千人左右。

三万六八旗兵加上吴三桂的两万多关宁军,总兵力接近六万。

想到这,多尔衮又想起另一件事。

他抬头问道:“王永吉麾下还有多少兵力?”

“王永吉只有三千兵马,且都驻扎在城外。”夏龙山回答。

多尔衮和洪承畴对视一眼,开口问道:“只要以数倍兵力突然发动进攻,拿下王永吉应该不成问题吧?”

“王爷英明,这三千兵马不足为惧。”洪承畴回答。

“也就是说...”多尔衮脸上笑意渐浓,“无论有没有王永吉的三千兵马,明军兵力都不如咱们,优势在我啊!”

看着有些得意的多尔衮,洪承畴立刻提醒:“王爷,从兵力上看我军确实占优。但抚顺城坚炮厉,贸然攻城只会徒增伤亡。”

“哈哈!”多尔衮大笑:“大清铁骑的优势是野战,不擅长攻城。而明军的优势是火器,擅长守城。本王当然不会以己之短,博人之长。”

“王爷的意思是?”

多尔衮再次放声大笑:“哈哈哈,围点打援!”

简单商议一番后,夏龙山带着多尔衮的明军返回了关宁军营地。

“事情怎么样?”吴三桂一脸焦急的问。

“成了!”夏龙山用最简短的话回答。

“呼!”吴三桂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建...多...睿亲王何时出兵?”

吴三桂初次改称呼,还不是很适应。

“睿亲王正在集结兵马,最迟半个时辰后出兵,不过...”夏龙山欲言又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免费阅读 我何时可以回去免费阅读 夜读全唐诗免费阅读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免费阅读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免费阅读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免费阅读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免费阅读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免费阅读 宋终:一拳镇关西免费阅读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