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山上山下(1/2)
清晨,雾气尚未散去,兰陀寺内的早课已经开始。
钟声,梵唱声传出,清脆悠扬。
站在山门外迎接李余年的,是一位身着白色僧袍,面容平和,身上没什么烟火气的老和尚,珀斯罗汉。
山下翻天覆地,山上依旧我行我素。
世俗王朝更迭无常,佛家却永远昌盛,见怪不怪罢了。
寺内滞留了一些原乌铎尔王朝贵族,见着李余年三人,眼神多有不善。
在普贤菩萨的讲坛下,三人见到了迦叶罗汉为首的兰陀寺“众神”。
宾度罗汉的眼神极为复杂,诺岠罗汉被活活咬死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凶残的眼神,与眼前这个彬彬有礼的年轻人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塔林静谧幽深,清风中带着一股淡淡的檀香。
迦叶罗汉挥手,示意三人于蒲团上落坐。
李余年欣然坐下,麝月与布吉分站左右。压力实在太大,不敢落座。
迦叶罗汉说道:“如今天下已定,将军可有选定的新王,或是由将军代之?”
“没有新王,以后也不会有新王。”
“哦?何解?”
“十六个部族,每个部族会推举出一位长老,以后这边的事情由十六个长老商议决定。”
“哦?由谁来推举?”
“由部落内的所有人共同推举。”
迦叶罗汉的眉头微跳,若真如此,人数占多的平民将会有绝对的话语权。转念又一想,突然震惊!如果能推行下去的话,以后就没有贵族了。
“怎么?佛家不喜欢众生平等?”
迦叶罗汉起身,双手合十拜道:“将军真大智慧也!”
李余年笑道:“在下一介武夫,可没这个本事,是我身后这位长者提出来的。”
布吉双手合十,回道:“痴人疯想罢了,将军才是大魄力!”
“此时讲这些为时尚早,若无兰陀寺的帮助,此事万万不可行。”
迦叶罗汉问道:“将军不留下主持大局?”
李余年拜道:“我们终究只是过客,此来就是想将他们托付给兰陀寺。”
迦叶罗汉回拜道:“兰陀寺义不容辞。”
李余年送出的是一份顺水人情,也是一份毋庸置疑的大礼。重新洗过牌的国民结构0,只要教化得当,会有更强的凝聚力,兰陀寺自然是要接的。
“公是公,私是私。在下虐杀诺岠罗汉是事实,不知该怎么补救,请大师教我。”
李余年俯身再拜。
“将军不必自责,当日的情景老衲都看到了。将军身上若无机缘,眼下也已身死,一命还一命罢了。诺岠罗汉修持不够,无非再修一世。”
“大师大义!”
李余年顿时感觉心头一轻。
其实还有两件事没问,一件是华严经的事,一件是龙城的事。
华严经里藏着秘密,普济大师说不定能发现。
去龙城的两位金刚明显是要取什么东西的,佛陀舍利,还是什么别的东西。
但眼下显然不适合再问了,再问就不懂事了,只能留着自己以后慢慢查了。
眼下的结果,大家各取所需,已是极好的了。
第二日,兰陀寺派下宾度罗汉坐镇王舍城,城内的重建陆续地展开。
分别时,布吉跪在地上不肯起来,看着天空中的龙影消失在东方,老泪纵横,哭得像个小孩!
两日后,寇准,耿蔺押着百余车财物离开王舍城。耿胖子一路上手舞足蹈,直呼名利双收,太过瘾了!
寇准暗自赞叹,这胖子真是个有福气的人。
......
龙城外,麝月看着李余年离去的背影,一直强忍着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滑落,心疼得几乎无法呼吸。
“唉,真看不懂你们人类,为何不跟他走。”
麝月抬起手,看着王后留下的戒指,说道:“希望下次再见面时,我不再是他的累赘。”
“我不是累赘,倒是把我带走啊,唉!”
“怎么?跟着我还委屈你了?这么大的房子给你住,这么多人伺候你,爱戴你。下次打仗不带你去!”
“你这脾气,也怪不得人家不带你走。”
“你!”
盛温谢绝了洪祯长老的挽留,跟着李余年一起上了路,阿难寺还有未做完的功课。
两人,两骑,走在田间的小路上。
四周的风景清丽依旧,与出发时一般无二。
......
钦天监九层,沈问的书房内今日迎来一名稀客,宋相,宋彦青。
两位老人在天台落座,周宜刚好结束了今日的功课,便主动接下了煮茶的活计。
宋彦青看着楼外的风景感慨万千,说道:“有年头没来了,此处风景依旧独秀。”
沈问笑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矫情,不做官就不进城了?”
“我倒是希望这辈子都不用进城,安心养老岂不快哉。”
“哈哈,倒也是,不过能者多劳,这些孩子还是要仰仗宋相。”
“北境的事情,国师打算什么时候说?”
“我已经跟黄老将军说过了,让他留着心。难得刚喘一口气,其他人就先不说了。”
周宜纳闷,这两位怎么神神秘秘的。
“也好,听说余年杀了一位罗汉,五品杀三品,国师怎么看?”
“不好说哟,这孩子的心思藏得深,有些事也不和我说。”
“呵呵,依我看国师还是稳当得很,不然早就亲自走一趟了。”
“幽州我都没去,那帮和尚至少明面上不是坏人,由得他去折腾呗。”
茶桌上一暗,一道身影挡住了夕阳,从空中缓缓地落下。
“国师这话说的,那和尚可真下死手啊,我这小命可算是交代过一条的。”
“余年哥!你回来了!”
周宜一下蹦了起来,一脸欣喜地上前,挽住了李余年的手臂。
“哟,财神爷可回来了!”
李余年作揖拜见,笑道:“我一个人先回来了,寇准和耿蔺押着车,估摸着三两日便能到了。”
“有多少车?”
“宋相这是掉钱眼儿里了,咱们这么缺钱吗?”
“那当然,幽州一战,国库亏空严重,你能搞到钱,这尚书令给你当都行。”
“岂敢!总共一百二十四车,多是些金银器皿什么的。”
“足够了,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宋相,那裴三郎的事情?”
“无妨,裴元忠教子无方,我已经训斥他了。”
“是太后松口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