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说服(1/2)
“大王,这是刚刚整理出来的佞臣名单,您看是不是即刻发付大理寺予以定罪啊?”
杨沅暂时把政事堂当成了他的办公之所。
政事堂在皇宫里,前朝后宫,所以他就在前朝办差。
几位宰执也还在政事堂里做事,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很多事情都是耽误不起的。
但,事关“清君侧”的一切事务,那当然是避不开杨沅的,他不点头,便不可能进行处置。
官家此时还没有下“罪己诏”逊位禅让,皇位究竟谁属,在赵璩醒来之前也不会定下来。
所以,杨沅现在也不确定自己接下来的身份。
如果赵璩不肯做皇帝,他就当仁不让,必须做摄政王了。
如果赵璩愿意接下这个烂摊子,那他就无所谓。
所以,杨沅现在也没有被“委任以”任何职务。
杨沅也不愿意让一个马上就要逊位的皇帝来给他任命职务。
但他事实上,如今已经是大宋的摄政王了。
杨沅接过名单翻了一翻,提起笔来“刷刷刷”就是一道道凌厉若吴钩的笔划挑了上去。
“在京的,明日处斩!”
杨沅一句话,那政事堂里行走的勾当官“刷”地一下,脸都白了。
“一……一个都不留吗?”
他有想到燕王会杀人,但应该只挑几个“首恶”斩首才是道理,哪有全砍了的道理。
杨沅也知道,这些东宫属官并不是个个都罪该处死,但他就是要从重、从快处理。
审不是不可以,可是审的过程,势必纠扯出一大堆的麻烦。
这些人都是身上打着明晃晃的“东宫”烙印的官员,可东宫系只有这些官吗?
有多少官已经见风使舵,投效了东宫系?
这两年来,朝中派系丛生,又会有多少人会利用这个机会攻讦政敌、排斥异己?
到最后可能死的没有这么多了,却会把朝堂彻底破坏,给他丢下一地鸡毛。
到那时,没个五七八年,恢复不了元气。
杀了这些人,能安更多人的心,也能让很多想利用这件事大作文章的官员,息了非份之想。
而且,东宫系的人但凡活着,影响力就不是那么容易削除的,后续总有各种麻烦。
杨沅也是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人物,何惧几条人命。
那些庙堂诸公,因为立功心切,轻率一个决定,便把九万余青壮年葬送在陕西,谁去为那九万条人命如此震惊过?
区区数百人,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杨沅去青州的时候,那儿还有两万余义军,虽然其中遣散了许多,可剩下的仍有六千余人,最后成功来到临安的才多少?
两千多人呐!
杨沅冷笑一声,挥袖道:“怎么一个不留了?不是还有一些,正在各地任职的吧?”
杨沅道:“告诉吏部,那些在册而不在京的,全部免职,归隐田园。你看,这不就有留下来的?”
那勾当官捧着杨沅批示的名单,失魂落魄地奔了刑部。
不需要大理寺审了,刑部直接执刑吧。
“大王,昨日京中有泼皮无赖趁乱抢袭、杀人、奸淫,现已抓到……”
“全部押去各十字路口,枭首示众!”
杨沅不等他说完,便是一声令下。
于是那位政事堂行走,也捧着数百条人命,心惊胆战地溜走了。
“大王,权户部侍郎兼枢密都承旨钱端礼到了。”
“请进来!”
杨沅立即搁下笔,整理了一下衣冠。
户部侍郎兼枢密院都承旨钱端礼刚刚走进签押房,就见燕王迎了上来,笑的跟天官赐福似的。
钱侍郎一看,心中登时警铃大作。
这燕王笑的如此不怀好意,他想干什么?
“来人,奉茶!”
杨沅对外喊了一声,肃手道:“钱侍郎,请坐。”
杨沅看了看,这钱侍郎才五十出头,保养得宜,双目有神,容貌清矍,仿佛四十出头。
钱侍郎被杨沅看的更加警惕,不怪他小心,他虽不是东宫党,可他是小皇帝的国丈啊。
燕王不会是想对我下手吧?
我这还没戴热乎的乌纱帽,这就要摘了?
待大壮上了茶来,杨沅便吩咐一声:“关上门,未得召唤,谁也不许进来。”
刘大壮答应一声,便出去把门带上了,然后往门前一站。
杨沅肃然道:“钱侍郎,本王接下来要和你说的话,十分重要。本王希望你听在耳中,记在心里,但不要再从你这里,让任何人知道。”
钱侍郎愈发不安了,忙起身拱手道:“大王请讲。”
“坐,坐坐坐,不必客气。”
杨沅摆摆手,对钱端礼确实挺客气。
待钱端礼小心翼翼地坐定了,杨沅才道:“如今朝中奸佞刚刚肃清,朝野间难免流言蜚语、各种猜议。
临安百万人口,一应日常诸般用度,都受了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