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零二章 褒贬不一(1/2)
他们的目的就是诱导你放弃自主研发,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你能自主研发的东西就低价卖,你的自主研发产品没有市场就无法生存。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东瀛照样抵抗不了经济衰退。米国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杰里·波拉斯创作的著作《基业长青》红极一时,书里分别列举了不少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
而如今,书中提到的18家正面典型企业,如今只有7家可以确认为真正实现了“基业长青”。有2家企业的现状尚不明朗,而有9家企业已经无法被归类为长青企业。
书中的成功案例并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企业的成功往往充满了偶然性,而非必然性。我们当然可以从成功企业的案例中学习经验,从失败企业中吸取教训,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模仿就能复制成功。市场环境、技术革新、消费者偏好等众多因素都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远超过任何静态的成功模式。
这本书提到的正面案例,都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一流的管理制度,作者认为这些正面案例是一流公司,应该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而作者也列举了一些反面案例,都存在管理混乱和企业文化失败的现象。
几十年过去了,《基业长青》这本书的作者绝对没有想到,他书中列举的那些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都很优秀的的正面案例,这几十年下来的平均发展水平,竟然会远远输给他书中列举的那些反面案例的平均发展水平。
不少存在管理混乱,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反面案例,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摇身一变都纷纷变成绩优生了。
而他书中所列举的那些正面案例,有不少由于傲慢和优越感爆棚,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经营成绩远远低于标普500指标股的平均水平,以及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还有不少正面案例甚至都破产了,那可是作者认为管理先进和具有一流企业文化的一流公司啊。
所以,刘焱认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必须自身先伟大,然后再具备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最后再成为伟大的公司。
而有很多的经济学家和分析工作者,往往会因果倒置,从根本上就搞错了。
反而还在错误的方向上不断努力不断钻研,还不断得出一些错误的推论。
现在,刘焱已经不再迷信先进管理制度和优秀企业文化了,但是,刘焱对于技术创新确是一直深信不移的。
他认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并不是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而是技术创新!
那些所谓的先进管理制度和优秀企业文化,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可以搞;但是并没有啥用,管理团队只是用这些理论来美化自己,去贬低其它分工不同岗位的员工,从而让管理着可以拿到更多薪酬而已。
相对而言,新技术的问世和创新能力,却是能打破常规,确保企业可以真正获得一段时间的领先地位。
正是如此,技术创新比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更加重要。
所以,西方国家热衷于藏一手的往往都是这种真正跟实力相关的技术,而不是那些他们热衷于向别人推广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市场经济理论这类的,看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其实并没有啥用的东西。
精研市场经济理论,精研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只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家,却绝对不能成为改变世界,获得领先地位的强者。
也正是如此,刘焱宁可自己投巨资去研发1微米工艺制程的鲁班1号芯片,也不愿意继续依赖AMD公司代工08微米芯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