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重启(2/2)
跟你说这一切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导致这一切的元凶,至少是利益相关者,否则也不需要掩饰什么。”
奥尔加还在低着头犹豫着,弗兰茨一把将她抱起。
“呀!你要干什么!我怀孕了...”
“我知道。谁叫你不肯说,我只能用点特殊手段了。”
...
弗兰茨阉割了撒丁王国,此时罗马也在奥地利帝国的控制之下,他本以为意大利民族主义将会就此消沉下去。
结果却有些意想不到,那就是北意大利地区扛起了统一意大利的大旗。不过伦巴第人和威尼西亚人却尿不到一个壶里,比起反奥,他们更讨厌彼此。
威尼斯人想要独立,在弗兰茨这个后世人看来是十分难以理解的,毕竟此时作为奥地利帝国最大的港口他们占尽了好处。
威尼斯在奥地利帝国和在意大利的地位完全不同,后世威尼斯人甚至想要二次独立,建立名为“帕达尼亚”的北方联盟。
不过有些人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们总是着眼于更大的前景,而忽视了脚下。
只要没有外国势力的支持,这些人根本就闹不起来。唯一的麻烦是不能让他们把青年人带偏了,否则又要损失一代人。
至于伦巴第人,他们实际上非常矛盾,想要独立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被代表。
1848年的表现最为明显,几座大城市叛乱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伦巴第的农民在帮奥地利军队运送物资、输送情报,甚至还会到军营边界处兜售农产品和自酿酒。
平叛的时候农民表现同样积极,并没有表现出半点所谓的民族同情心。
事实上伦巴第农民的口号不是奥地利帝国报纸上宣传的“效忠皇帝!”、“为了帝国”,而是“打死这帮城市孙子!”、“让他们总是压价!”。
相较威尼西亚地区,伦巴第地区的意大利主义者在1848年遭受的损失更加严重。尤其是米兰等几座大城市,其中的居民几乎换了一遍。
此时再次冒头的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多半是从外地进入,又或者是刚刚接触到马志尼的学说。
说到前者直接将其遣返原籍就好,意大利地区的地域歧视比奥地利帝国内部严重多了。说不定搞清楚这些人的身份之后,当地人就能完成自我祛魅。
至于后者多半是一些学生和学者,主要以劝导为主。劝不了就直接送殖民地改造,要么重新做人,要么重新做“人”。
弗兰茨曾经认为消灭一个人,对消灭其思想并无太大帮助,所以他针对的往往是其思想本身和得利人群。
不过此时弗兰茨的想法变了,他不该因为敬意就怜悯对手,这既是对自己的残忍,又是对敌人的侮辱。
于是乎时隔多年之后,马志尼再次登上了奥地利帝国的暗杀名单。对于意大利民族主义者领袖的暗杀计划再度开启,说是暗杀,但说成是消灭更加合适一些。
毕竟在绝大多数地区,奥地利帝国都可以调动营级以上的军事单位来配合行动。
马志尼其实一直以来都和自己的养女意大利蜗居在罗马城,他甚至还弄到了一个司铎的身份秘密散播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