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2/2)
哦……
这几个月,他一直忙于抵当所扑买以及诸司专勾司对都堂有司的审计。
根本没有时间,来管其他事情。
“苏子容……”吕公著喃喃自语着,然后他看向吕好问,问道:“这些都是沈存中的格物致知格出来的”
“嗯!”
吕公著深深的吁出一口气,看向皇城方向,笑了起来:“好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他猛然想起了,苏颂自拜执政后,天子命其兼了一大堆差遣——
提举元祐浑运局、管勾翰林天文院、判工部、将作监诸公事。
这些差遣,没有一个是过去的宰执们会兼任的。
便是待制大臣们,也绝不会接手。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些都是杂务,乃是有辱斯文。
堂堂士大夫,怎么能和工匠混在一起
就算要做,也该是那些中低级的京朝官甚至是选人来做。
待制重臣们,都是风雅道德之士,怎能屈节去做这等小人物、刀笔吏们才做的事情
但苏颂却与他人不同,不止是欢天喜地的接了任命,更是从此一心一意的将精力用到了工部、翰林天文局、将作监以及浑运局的事情里。
很多人都因此笑话苏颂,甚至以此打趣。
比如刘攽就给苏颂编了不少段子,内容大概类似于当年战国时代,那些黑宋人、楚人的故事。
反正,就是不放过任何以此为乐的空间。
但,很奇怪的是,苏颂对此毫无反应。
甚至都没有反驳过!
吕公著当时还奇怪过。
毕竟,苏颂虽然脾气好,但也不该如此啊!
毕竟,上一个被人这么编段子的人,可是王珪!
而王珪后来是个什么下场
如今,吕公著终于明白了过来。
这一切恐怕都是障眼法,苏颂通过牺牲自己,将自己放到风口浪尖,从而给他监管的那些机构,以时间、空间。
想要证明这个事情也很简单。
派人去吏部,查一查这一年多来,苏颂举荐、提拔起来的官员数量就知道了。
想到这里,吕公著就对吕好问道:“舜徒啊,且替老夫送一张贴子到吏部去给王子韶!”
吕好问虽然不明白,祖父的意图,但还是拜道:“诺!”
第二天,吕公著到都堂上值的时候,吏部的王子韶,就依照吕公著堂帖的要求,亲自到都堂将有关工部、将作监、翰林天文院、元祐浑运局等有司,自元祐元年来授官、改官名单送到了吕公著手中。
吕公著甚至都没有去看名单内容,心中就已经了然。
“果然如此啊!”
因为,王子韶送来的名单,足足有写满了三页纸。
每一张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名、本贯以及除授的官职。
一年多时间,苏颂就提拔、授予了这么多人官职!
吕公著拿起名单,悠悠一叹,然后就对在他面前的王子韶,问道:“苏公既然提拔任用了这么多官员……”
“那工部、将作监、翰林天文院等有司,原来的官员,如今何在”
王子韶拱手拜道:“回禀左揆……国朝之制,有司官员,任满之后,自当重新注阙……”
“另外,不称职或不任事者,可罢其差遣,命其重新注阙……”
吕公著听着,顿时一切都明白了。
他看向王子韶,眼神中满是无奈:“吏部就这么放任工部、将作监、翰林天文院中,出现这么多的辟举官员”
在大宋,官员正常的入仕途径除了科举外,还有辟举。
所谓辟举,乃是五代遗留下来的一种制度。
属于路以上帅司、经略等重臣的特权。
使其有权,任用、发掘那些未经科举士人、幕僚。
但通常,辟举都是很有限。
一般都是一个,撑死了三五个。
像苏颂这样一年多,直接辟举整整三页纸的官员的例子,还从未有过!
此事,若被乌鸦们知道,是可能被扣上一个‘滥用公器’、‘私授官职’,甚至是‘图谋不轨’、‘结党营私’的罪名。
王子韶面对着吕公著的责问,只是微微躬身,拱手拜道:“回左揆,苏公所举官员,经下官审核,皆是有司亟需缺乏之人才也!”
“何况苏公奉圣旨,为官家督造元祐浑运仪,以彰两宫慈圣之圣德……”
“此乃官家至孝圣德之事!”
“更乃朝廷第一等的大事!”
“如此大事,自当从权!”
吕公著盯着王子韶,他如何不知,这个衙内钻自来就是一切唯上的小人。
对王子韶来说,什么制度什么祖宗法度什么条贯
都不如官家随口对他的一句吩咐。
所以啊拿着道德、制度和法度敲打他是没用的。
人家就是当年真庙时五鬼一般的人物。
丁谓他们当年,为了拍真庙马屁,天书都敢信,玉清昭应宫都敢修。
现在,王子韶为了让官家舒服,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只是……
王子韶这么玩,连个招呼都没跟他打。
吕公著若不敲打敲打,那他这个宰相还有什么威仪
想了想,吕公著就对王子韶道:“吏部,乃是国家典铨,考择人才,为社稷选人,身负天下之望,尤当谨而慎之!”
这就是在提醒王子韶——你是士大夫!
得有骨气!
王子韶听着,却只是拜道:“诺!”
“下官谨奉左揆教诲!”
得!
说了等于白说!
忘了这货在去年就已经被人开除出了士大夫籍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