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392章:爆燃!泪目!苏景明“批判”大会(下)

第0392章:爆燃!泪目!苏景明“批判”大会(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白衣披甲免费阅读 晋末长剑免费阅读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免费阅读 易修乾坤免费阅读 剑指燕云免费阅读 死后的霸王免费阅读 权力仕途,我能看到官场等级!免费阅读 重生之时代征途免费阅读 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免费阅读 从1987开始免费阅读

宣德门,城楼下。

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这一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良身上。

这位全宋变法的得力干将、谏之有道的台谏主官、被誉为“隐相”的当朝宠臣。

眨眼间。

成了很多人眼中暴虐嗜杀、辱没大宋国体的士大夫官员之耻。

一些持中立态度的人。

始终想不明白苏良为何要入交趾境伏击交趾兵。

即使交趾欲借机入侵大宋。

在边境打防御战不行吗?借官家之威强烈谴责不行吗?再不济让交趾兵入宋境后再打不行吗?

许多人都无法理解苏良。

更不会相信。

苏良因交趾日后可能会成为大宋南境的隐患,便牺牲个人仕途与名声,大肆杀戮,打残了对方。

待苏良、杨文广、杜雷、孙胜四人坐下之后。

监审官吴育和宋庠看向主审官大理寺卿赵概和鸿胪寺卿左有鼎,示意可以开始公审。

昨晚。

赵概和左有鼎一夜未眠。

二人商量了许久,最后决定严格按照大宋法令公审。

人可能有错。

但遵照法令绝对不会有错。

此外。

还有两位相公监审,他们若对结果不满意,自会发声。

若城楼上的官家不满,也定会来传话,到那时,就不是二人的责任了。

大理寺卿赵概挺了挺胸膛,高声道:“六月初,御史中丞苏良前往南境,代天子监察广南两路军政,整肃官场,官家赐予其特权,在平乱期间,可无拘法令,便宜行事!然而在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狄青平乱期间,御史中丞苏良带领禁军护卫一千名,悄悄前往交趾境内……”

赵概先将此事的大概情况讲述了一遍,而后看向苏良四人。

“苏中丞,你入交趾境前,可有交趾人意图入侵我大宋或支援侬智高叛军的证据?”

“没有。”苏良面色平静地摇了摇头。

“你可曾想过先与交趾王沟通,问明对方意图,或者驻守边境阻挡交趾军入境,为征南大军赢得时间?”

“未曾想过。”

“那你在无任何证据的前提下,为何要伏击交趾兵,并且使其伤亡过半,将他们赶回去难道不行吗?非要造成如此巨大的杀伤?你难道不知交趾乃是我大宋属国,交趾之兵也算得上我大宋之民?”

苏良一脸认真地说道:“以防万一!”

“我不想让交趾成为下一个西夏,不想因交趾而使得全宋变法毁于一旦,不想在北境开战之时,还要考虑南境的安危,所以我觉得直接将交趾打残,让他们产生畏惧感,是最稳妥的做法。”

这时。

鸿胪寺寺卿左有鼎瞪眼道:“好一个以防万一!好一个最稳妥的做法!”

“苏中丞,你无端大行杀戮,仅靠着毫无证据的個人怀疑,使得我大宋属国交趾伤亡八千人?你可知影响有多坏?”

“此事传出去,别国如何看待我们?大宋礼仪之国的体面还如何站得住脚?我们该如何向交趾解释?未来还会有小国愿意成为我们的属国吗?以后的史书会如何记载此事?是将我大宋也归入蛮夷之国吗?”

“你打仗打舒服了,但却让整个大宋丢了人,这是最稳妥的做法吗?是一名士大夫官员的正确行为吗?”

因大理五公主之事,左有鼎也是有些不喜苏良的。

……

这一刻。

许多反对苏良,希望苏良能够得到重罚的官员和百姓都甚是兴奋。

左有鼎俨然就是他们的嘴替,将他们想说的话全讲了出来。

苏良看向左有鼎,干脆果断地说道:“我认错!”

“此事乃是我自行决定,与朝廷无关,与所有的士大夫官员无关,与我一起战斗的将士无关,皆是我苏良一人之过。”

“我承认自己是因怀疑交趾兵欲入侵大宋而痛下杀手,但是我不承认自己是为了沽名钓誉,为了夺取军功,为了满足自身的权力欲望。”

苏良说完这番话后,一下子将赵概和左有鼎整不会了。

他们本以为。

依照苏良的性格,一定会据理力争,讲述自己对大宋做了什么,以及此次误判都是为了大宋之类的话语,为自己开脱。

没想到。

苏良就轻描淡写说了两句,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直接认错了。

紧接着。

赵概和左有鼎互视一眼,然后对杨文广、杜雷、孙胜三人盘问起来。

三人的回答也很干脆:奉命行事,并无其他。

片刻后。

大理寺寺卿赵概高声道:“御史中丞苏景明因个人主观臆断,无端攻击我大宋属国交趾,致对方伤亡八千人,性质甚是恶劣,有辱国体,依照大宋律令,应将其废除官身,贬为庶民。”

随即。

赵概看向下方,问道:“台下之人,可有异议?”

“我有异议!”一名胡须花白的老儒生高声说道。

赵概看向他,道:“台上说话,在他说话期间,其他人不得插言!”

顿时。

那名老儒生走上台来。

他先是瞪了苏良一眼,然后环顾四周。

“交趾伤亡八千人,那是八千人吗?那是八千个家庭!因他苏良一人之过,使得八千家庭遇害,就仅仅废除官身,贬为庶民吗?”

“这判罚,太轻了!”

“他苏良,不仅害了八千个家庭,还凭借一己之力,让整个大宋失了德行,让圣贤都蒙了羞!”

“老朽以与他生活在同一个朝代而感到羞耻!”

“此等丧失礼仪、近乎蛮夷、嗜杀成性的士大夫官员,必须处以极刑,不然他将脏了天下所有读书人,我们在死后也会被后人讥讽,生活在一个没有礼仪制度的野蛮时代……”

老儒生扯着喉咙,声嘶力竭。

许多支持苏良的人听到这番话,恨不得掐死他。

此番言论,简直是坏透了!

宣德门城楼上的赵祯,紧紧攥起茶杯,喃喃道:“真是读书读到狗肚子里了!”

面对老儒生的责骂,苏良并未有太大的表情变化。

在大宋民间,这种“卫道士”太多了。

他们读着圣贤书,要求别人都必须活得像圣贤那般,仁义礼善,只能为别人牺牲,不能为自己牟利,个人德行不能有丝毫污点。

但他们自己却是精致的利己者。

谁若损害了他们一点点利益,他们比谁都粗鲁,比谁都心狠,比谁都卑鄙。

与这种人解释,无异于对牛弹琴。

随即。

老儒生从怀里拿出一本《宋刑统》,高声道:“苏良之罪,重于大不敬,重于不道,重于不臣。不处以极刑,便是违逆大宋法令!”

大不敬,即触犯国体尊严,侵害皇威。

死罪!

不道,即灭绝人道,暴虐嗜杀。

死罪!

不臣,即不合臣道,违逆皇命。

重则死罪!

这个老儒生在苏良的头上扣下了三顶死罪的帽子,并拿出《宋刑统》作为依据。

他之所以如此憎恨苏良,致苏良于死地。

主要原因是科举改制、废弃了诗赋,又因三舍法的执行,让他几乎断绝了入仕为官的可能。

他将此怨恨全都放在了苏良身上,并想借此为自己扬名。

他认为自己有理有据。

又有宋刑统作为依托,在礼仪道德方面,没有任何过错。

这时。

一直攥着拳头的王安石终于忍不住了。

“我有话说!”

赵概看向一身布衣的王安石,道:“上台说话。”

他让一个反对苏良者说话,自然也要让一个支持苏良者说话。

王安石大步走到台上,一脸愤怒地看向那老儒生。

一旁。

鸿胪寺寺卿左有鼎立即道:“台上讲话,不准攻击辱骂他人,否则立即废除发言资格!”

王安石强忍着脾气,环顾四周。

“苏景明让我大宋失了德行?让圣贤蒙了羞?以与苏景明生活在一个朝代而感到羞耻?说出此话者,是见不得我大宋朝造就盛世啊!”

王安石骤然提高了声音。

“苏景明为何会伏击交趾?因为他担心若北境有战,而南境添乱的情况下,全宋变法可能在战事中毁于一旦!”

“你们觉得他小题大做,是为了沽名钓誉,是为了抢夺军功,那是因为伱们不明白,大宋能有今日,苏景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今日,我当着官家,当着众相公的面,可以如此讲,没有苏景明,就没有齐州三年变法,就没有全宋变法,就没有百家学院,就没有当下的台谏,就没有当下的变法司!”

“苏景明实乃我大宋变法第一功臣!”

“伏击交趾,苏景明有过错,但绝对无大罪。”

“你们这些想要看着苏景明被处以极刑的人,拍着你们的胸口问一问,到底是不是有私心,到底是不是因为全宋变法损害了你们的利益,你们借机报复,就凭这几年苏景明立下的功绩,抵消他这次犯下的过错,绰绰有余……”

王安石作为苏良的铁粉,直接道出了苏良对大宋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揭露了那些要求重惩苏良之人的心思。

那老儒生并未被王安石的气势吓到,反而看向两位监审官。

“二位相公,旧功不能折新罪。他苏景明即使在变法上有大功绩,但官家也没有薄待他,庆历四年,他还只是在御史台权监察御史里行,但现在他已经是御史中丞、一台台长。而今他犯了滔天大罪,若念往日之功,恐怕不合适吧!”

台下,欧阳修攥着拳头,也恨不得暴揍这老儒生一顿。

对方根本不了解苏良的功绩有多大,对大宋的影响有多大。

就算苏良将整个交趾灭了,都能以功抵过。

就在欧阳修也准备上台的时候,吴育朝其摇了摇头。

欧阳修知官家不会让苏良吃大亏,也知苏良很有可能会调到谏院,但如何执行此惩罚,他还不清楚。

主监审官吴育站起身来,道:“这位书生所言无错,旧功不能折新罪,本官以为,废除官身,贬为庶民的处罚确实轻了,理应处以极刑!”

“啊?”

吴育一开口,全场皆惊。

吴育虽与苏良的关系不如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亲近,但他也是非常看重苏良的,没想到竟然建议重惩苏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清泉明月免费阅读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免费阅读 圣诞诡异录免费阅读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免费阅读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免费阅读 斗罗,绝世之神免费阅读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免费阅读 大果重生将军府免费阅读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免费阅读 云夏的快穿之旅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