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 > 我的一九八五 > 第一四七五章 90nm光刻机

第一四七五章 90nm光刻机(1/2)

目录
好书推荐: 变身捷德:继承父业,我成了黑暗奥特曼免费阅读 和渣男分手后,被顶级大佬算计了免费阅读 分手后,一首素颜引发全网共鸣免费阅读 退休救世主掉到锤四万哪算退休啊免费阅读 快穿:我成了绿茶代表?免费阅读 白衣披甲免费阅读 晋末长剑免费阅读 给修仙界来点整活震撼免费阅读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免费阅读 易修乾坤免费阅读

“邓院长,我代表京城半导体公司,奖励研发部500万元。”

啪啪……

8月15日,接到总经理魏建国的电话,京城光刻机研究院研发成功了90n制程工艺光刻机,孙健非常高兴,第二天上午就乘飞机从江城来到京城,在京城光刻机研究院会议室接见了包括院长邓国辉院士、副院长欧阳明院士、副院长陈伟长院士、光刻机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夏季常院士在内的200多名90n制程工艺光刻机研发部的研发人员。

京城光刻机研究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研发成功90n光刻机,厚积薄发,孙健不会感到惊讶,经过近9年的快速发展,加上舍得投资,京城光刻机研究院下属10家研究所(部)人才济济,国内近八成的顶尖光刻机人才都在这里。

京城半导体公司拥有4名光刻机专业顶尖的院士,教授、研究员、教授级工程师近百人,这在国内科研院所和公司中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如今没有专业博士文凭,很难进入京城光刻机研究院。

1998年9月,Gikon先后研发成功90n制程工艺的光刻机;2000年8月,Intel、IBM、IT、AMD、HP各自投资25亿美元(包括基建费用)建设的一条12英寸晶圆、90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先后量产。

2000年,ASML、、SVG先后研制成功90n制程工艺的光刻机。

1999年,PGCA半导体公司申请从GCA购买一条12英寸晶圆、90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但遭到美国商务部否决,重新申请购买一条12英寸晶圆、180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3个月后才批准,2000年12月7日,这条生产线才量产。

得陇望蜀!

2000年12月底,孙健怂恿中村三郎代表曙光东芝晶圆公司,从东芝公司引进一条12英寸晶圆、90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但遭到日本半导体协会拒绝;曙光东芝晶圆公司花费15亿美元(包括从BSEC采购40台250n制程工艺的光刻机)从日本引进了一条12英寸晶圆、180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如今还处于设备安装阶段,9月下旬试生产。

国内有了二条12英寸晶圆、180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台积电、三星都只有一条。

京城半导体公司(BSEC)研制成功的90n制程工艺的光刻机虽然比Gikon晚了近三年的时间,比ASML、、SVG晚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已经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美西方国家禁止出口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给国内,孙健多次遭遇“有米无锅”的局面。

1993年3月,孙健奉命接手工业部四十五所、中K院微电子研究中心和中K院沪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及其配套工厂,组建BSEC,BSEC生产的光刻机,制程工艺同Gikon相比,相差四代,落后20年都不止!

BSEC同中K院、华清、燕大、哈工大、国科大、华中大学、沪海硅片制造厂、冰城光源材料厂、金城激光器制造厂、金城金属气体厂等97家科研院所和公司长期保持合作关系,联合开发单晶硅、光源材料、激光器材料和光刻气体等技术攻关项目。

半导体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要不是全球光刻机产业被193n波长的世界性光学难题卡住了,Gikon早就研制65n制程工艺,甚至40n制程工艺的光刻机了。

一步先步步先,光刻机的制程工艺不是花钱就能迅速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免费阅读 大明唯一仙:我是朱元璋老祖宗!免费阅读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免费阅读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免费阅读 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免费阅读 少年铁血战神免费阅读 行善天下免费阅读 三国:白毦陈到免费阅读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免费阅读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