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高调低调(2/2)
在这样的前前提之下,不论是让人钦佩还是沦为人们口中的谈资和笑柄,高剑屏都不在乎,他需要让南洋海帮为人所熟知,让人们知道有这么一个为了穷苦人奋斗的组织存在。
并且,这样“不理智”的举动也能够误导和麻痹大离王朝的君臣,高剑屏乐于大离君臣把自己的南洋海帮当做一群“井底之蛙”“自以为是”的鼠辈,敌人对自己的低估是对己方而言最有益的误判。
无论大离君臣对南洋海帮到底是甚为忌惮还是过度低估,他们都对大琉球的“叛逆”做出了相应的反制——大离朝廷宣布封禁沿海,禁止任何非官方船只私自出航,无论官船、军船还是民船都不得在没有朝廷命令的情况下驶向大琉球方向,而渔船还能够前往官府所规定的区域进行作业。
大离君臣深刻吸取了前代教训,没有做出逼着老百姓下海从逆的昏头操作,而是在封锁对大琉球的商贸运输的同时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克制,慎重考虑沿海百姓尤其是渔民的生计问题。
但是他们毕竟远居庙堂之高,并不实际了解沿海一带真正的社会生态,完全没有考虑到沿海大量的专门海商还有各类走私商人完全依赖着内外贸易生存。
而且很关键的是,这些商人的生意都或多或少有着和地方官府的牵扯,或许有些人的投资方就是衙门里的老爷,或许有些人光明正大地进行走私买卖时手里拿着的“特许文书”就是从某位大人那里重金购得。
官商勾结不可怕,可怕的是朝廷不知道,还下令让官府砸“自己的饭碗”,这样会发生什么结果那不言而喻。
这项法令在沿海地区激起了严重的民愤,包括商人、渔民、手工业者。
商人们就是靠着内外倒买倒卖盈利,现在你不让我出去,那我怎么挣钱?官府又不接收,难道让我自己买单吗?
去找官府反应,结果却因为“违反国策”的罪名被入狱甚至受刑,还有官府因为商人们联名上问就说他们是有组织地阻碍国策施行,逼迫他们交代身后是受何人指使。
渔民们按道理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才对,毕竟他们受到了朝廷着重的关照,依然抱有在打渔区进行作业的权力,但是架不住地方官府划得巧妙啊。
官府给渔民划定的地方没有什么打渔的条件,而且又小又碎、互相之间还不连通,划了跟没有划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划了会让渔民们“望洋兴叹”。
这倒是不需要地方官府用什么坏心思,毕竟只要借口考虑南洋海盗的活动问题,为了百姓安全计,不得不如此设计,这谁都说不了什么,就算是中央大员们亲自下来对着海图划定打渔区,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最安全的考虑那就是不设定打渔区。
至于手工业者们,因为商人不能出货,他们的销路也就相应地断了,那些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到一半的东西,一下子就变成了没处去的滞销品,不知道要赔多少钱,许多工坊都已经因此破产了。
官府还对手工业者上了税,因为他们的生产对商人下海经商提供了商品,所以按照逻辑来讲,朝廷要禁止外贸,地方官府按照朝廷命令就要限制手工业者的生产。
除了收税,朝廷还直接限制铁器的生产,命令一些地区的铁匠铺和铁匠工坊不得产出铁器,不仅执行了朝廷意志,还为大离国家自身的“铁资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行政保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