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忆苦思甜(2/2)
忆苦饭,就地取材,是玉米面、山芋干、麸子做的混合面窝头,汤是萝卜缨、野菜还有麸子熬成的糊糊。
不放盐,不放油。
菜是苦的,窝头粗粝的,划嗓子。
偏偏不能浪费,一行人吃得无比痛苦。
“村长,再来一碗!”
在财务三人组吃出痛苦面具时,有同伴已经吃完,并且大喊着要续碗。
她理解这是个人觉悟,可这也太豁得出去了吧?
赵惠从来都是个不落下风的主儿,听见喊声,扒拉干净碗里的饭,举手大喊,“我也要!”
叶穗加快了吃饭进度。
他们三人都没剩饭,可跟其它添了几碗饭的人比,绝对是落后分子。
所以在分配任务上就落了下风,十五个人掰玉米、晒谷场切谷穗、去地头垒堰头。
轮到他们这时,石彬分配了喂猪,叶穗要喂羊,罗芹待遇最好,在大队里那人做忆苦饭。
嗯,又臭又累还脏,但一想只有三天,心里才舒服不少。
工作安排了,接下来就是安顿。
村东头有个知青点,最近两年知青返乡,走了一部分人,腾出的地方正好他们可以住。
“空的时间有点长,你们得好好打扫一下才行!”
张知青端来一盆水,帮她们擦洗布满灰尘的土炕。
快要整理好的时候,院里传来说话声,张晓丽往窗外看了眼,嫌弃地直撇嘴。
“谁来了?”另一个知青问了一嘴。
“还能是谁,陈艳跟她婆婆呗!”
听口气,好像不太喜欢她们。
但这是私事,她们从市里来的,不好掺和进来,表面上打扫,实际上两只耳朵竖得高高的。
“陈艳这是第三胎了吧?”
“以前挺高傲的人,现在咋成这副模样了!”
她俩旁若无人的讨论,倒让叶穗弄明白来龙去脉,这个叫陈艳的,以前也是知青。
后来政策允许返乡,可她手续没被批就拖了两年,后来年龄到了,怕就此耽搁下去,就在村里找人嫁了。
下乡知青就地嫁人的事,不是个例。
但就因为这个就看不起对方,好像也说不过去。
“嘘……”
八卦还没说完,另一个知青就提醒她们先别吭声,屋子刚安静下来,帘子就被掀开。
是话题中的婆媳俩进来了。
姜翠霞进屋儿后,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一圈,视线落到叶穗身上后,眼睛直发亮。
没理会屋里其它人,自来熟地抓着她手腕,“你就是叶干事吧?我今天没少听人说,队上来了个可俊的姑娘,哎呀俺的娘嘞,你咋跟仙女一样呢?”
七十年代末,大家都在搞生产,建设,卫生状况并不乐观,尤其是乡下,大家这方面意识更薄弱。
面对面说了几句,她嘴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