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这是要分裂儒家啊(2/2)
“另外,还有一事,朕先前传旨,着锦衣卫前往曲阜孔家抓人,遭到了当地儒家学子的反抗,数万人阻拦。
锦衣卫应接不暇,朝廷大军尚未进驻,当地军队也包庇儒家,锦衣卫抓捕失败,已全部撤回,你们怎么看?”
李晋背负双手,这是锦衣卫传来的三百里加急。
刘伯温走出来道,“陛下,那一块可以说是儒家执牛耳之地,如无大军镇压,很难从他们那抓人,毕竟当地的军队都包庇他们,那里深受儒家思想,臣有一计,可解此患。”
“爱卿说来。”李晋赶忙道。
刘伯温拱了拱手,“陛下,儒家之经典,是为论语,然而其中却没有标点符号,其中诸多意思,儒家常有分歧。
倘若扶持位孔圣后人,以标点符号为论语短句,陛下再封他一个爵位,扶他执儒家牛耳,曲阜孔家,不攻自破!”
这话一出,众人瞪大眼眸。
这是要把儒家也给搞分裂了啊!
然而,也就是这一计策,给了李晋灵感。
谁说论语是孔圣人写的,简直是瞎扯!
孔圣人写的明明是抡语!
“爱卿给了朕一个想法,朕去拿个东西。”李晋说着,就走到了上书房后殿。
重臣面面相觑,这是又拿什么东西?
李晋走到后殿,从系统商城里面搜索抡语。.
还真有!
完整版的论语,包括注解!
李晋也没管价格贵不贵,直接买了。
然后就拿着抡语走了出来。
“陛下这是论语?”长孙无忌没看清楚封面上的字,乍一看是论语。
李晋摇了摇头,“不,这是抡语!那些给论语注解的人都是错的,这才是论语真正的注解意思,这个字是通假字,真正读法是抡语!”
“抡语?”
众人纷纷不解,这啥意思。
李晋点了点头,“抡语,是孔子给道上人定的规矩,就像这一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众爱卿何解?”
“臣知道,意思是说,孔子说,如果早晨悟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了也心甘。”杜如晦解释道。
然而,李晋却摇了摇头,“错,大错特错,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早上打听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就去打死你!”
卧槽!
李晋的解释,令众人震惊。
这句话是这么个意思吗?
“陛下,这好像不对吧?”李孝恭一介武将都听出了不对,更何况那些文臣了。
李晋继续摇头,“众爱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何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都做得不够好,就不能要求别人做得比自己还好。”房玄龄解释道。
李晋叹了口气,“众爱卿,抡语没学精啊,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不能拿走!”
卧槽!
李晋的解释着实让人震惊得下巴都快要惊掉了。
“陛下,这不对啊,论语乃圣人典籍,怎么可能是如此解释呢?”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