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表哥万福 > 第822章 北境发展

第822章 北境发展(1/2)

目录
好书推荐: 快穿之信我有糖吃免费阅读 穿成男主的早死白月光免费阅读 快穿之位面养成记2免费阅读 陛下求饶吧,太子造反成功了免费阅读 玄幻:开局一身无敌大招免费阅读 九位师娘顶不住,催我下山免费阅读 军王龙首免费阅读 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免费阅读 40k:午夜之刃免费阅读 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免费阅读

黄文献连忙道:“黄某忝为殿下军中一员末将,礼不可废。”

况且,他跪得那是郡主吗?

分明是未来的小王妃啊!

军师有名位,无实权,却都有功名在身,有见官不跪的特权,黄文献见了她后,可以直接拱手作揖,行文人礼,倒也不必武将那一套。

虞幼窈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黄军师,是军中元老,辅佐定王与武穆王镇守北境多年,劳苦功高,是武穆王府的坐上人,自然也是我的坐上客。”

黄文献也是个痛快人,见她不摆郡主的谱儿,着实松了一口气:“末将斗胆托大,便恭敬不如从命。”

两人双双落座。

黄文献给虞幼窈算了一笔:“丝茶盐瓷,是大周朝的主要产业,尤其是丝绸,更是深受海外诸国的喜爱,每年通过海上贸易的丝绸,能达到三十万匹,一匹普通的丝绸,在大周朝能买五两银,在海外能买到二十两银,更别提那些更精美的丝绸……”

他嘴巴叭叭地,把算盘打得啪啪直响,从江南、云贵,河南拢共有多少织机,每季能产多少丝绸,每匹丝绸成本价多少。

最后得出结论:“江南、云贵、山东河南一带,约有三十多万张织机,日夜不停地织丝,每年大约能产五十万匹丝绸,大周朝每年丝绸的收益,能达千万余两。”

虞幼窈知道丝绸利润高,却也没细算过这笔账:“这几乎是大周朝整年的开销了,盐、茶、瓷的收益,应是也不比丝绸少,加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税收,为什么国库还收不敷出,年年都在填补亏空?”

黄文献笑了:“抛开海上贸易风险大,常有倭寇,海盗劫船的损失,余下的收益被底下的官员们层层盘剥,最终真正能进国库的,也只剩三成左右了。”

浙江都司与倭寇、海盗们互相勾结,被劫的商船,形同是浙江都司“上贡”给海盗倭寇的份额。

虞幼窈倒吸了一口凉气:“可真是贪得无厌。”

黄文献深以为然,继续道:“柞蚕食量大,过度养蚕会破坏山林环境,考虑到持续发展,必须控制养柞蚕的数量,如此一来,柞蚕丝的产量,其实很有限,不过沿海一带气温适宜,我建议从浙江一带,引进优质的桑树苗,在不适合耕种的地方种桑树。”

黄文献就是辽东人,对辽东很了解,从前也去过浙江,了解过浙江地貌环境,有了事实依据,才敢说这番话来。

“桑蚕食量少,需要家养,桑树长得快,几乎三五年就能成树,柞、桑两蚕兼养,不仅能大大提升辽东一带蚕丝的产量,也给了柞树林一定的生长空间,好的柞树,才能产出质量最好的柞蚕丝。”

虞幼窈对黄文献有些佩服了,这人脑子是真活泛,人也是真精明,心里总有一笔账,于是也不急着搭话了。

果然!

黄文献话锋一转,又继续道:“就目前辽东一带的养蚕规模,拢共可预设五万张织机,每年可产近十万匹丝绸,柞蚕丝优于桑蚕丝,价格也高了近倍,利润十分可观。”

大周朝还是以桑蚕丝为主。

柞蚕丝产量更少,一般用于兵甲制作,及一些高奢丝绸供给上层人士,寻常人几乎是摸不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免费阅读 古龙复辟?我真不是尼伯龙根免费阅读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免费阅读 魔都第一财阀的诞生免费阅读 吞噬星空之虫群主宰免费阅读 反穿嫡女美又娇,禁欲大佬掐腰吻免费阅读 仙逆:杀神归来,开局娶妻李慕婉免费阅读 斗罗:武魂碧蛇三花瞳,万蛇之主免费阅读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免费阅读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