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寻找古丽 > 第54章 一个量词,一段臂展和一盘葡萄干

第54章 一个量词,一段臂展和一盘葡萄干(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觉醒饕餮系统,吞噬就变强!免费阅读 未婚妻悔婚,我封王你别哭免费阅读 八零:穿进换亲文当神豪富养闺蜜免费阅读 斩神:我,精神异常的绝世逗比神免费阅读 我,真千金,被亲哥死对头拐跑啦免费阅读 穿越六零,我从十六岁开始养家免费阅读 快穿:娇软宿主又把反派撩爆了免费阅读 被合金吕布捅死的我穿越星魂将免费阅读 从末世到六零:大佬她只想搞事免费阅读 致命游戏:再次进入门的世界免费阅读

“二十五托?”

“这样张开手臂的距离,就是一托。”倪女士解释,“那时候条件艰苦得很,没有尺子,就用这个办法来量。应该是维族老乡教的。”

姜南将信将疑,伸开双臂从脚边的这眼竖井走向另一眼。

比二十五托多了大半托。

她又试了试另外几眼竖井,有的比二十五托多一些,有的比二十五托少一点。

“每个人身高不一样的呀,高一些的人,手臂张开也长一些。”倪女士也伸出双臂,同她比较臂展,以此证明,“我肯定没有记错。”

姜南对她的记忆力可没这么信任。她查了查,成年人平伸两臂的长度,还真是基本等同身高。这个长度,在古代有个专有名词,叫庹。

发“托”的音,第三声。古人计一庹为五尺,相当于今天的166厘米。

“真有意思。”身高一米六八的姜南,俯瞰自己平伸双臂的影子。

她买过门票,听过讲解,知道坎儿井是一个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伟大工程。脑子里有一个崇高而模糊的概念,就像曾经在都江堰和京杭大运河时一样。

直到此时此刻,久远的历史,形而上的概念,突然就变成了一个近在舌尖的量词,一段自己张开的臂展。

她看着自己的影子和倪女士的影子碰触,交叠。从汉代到六十年前,有多少人是这样伸展双臂,以身为尺,在这片土地上测量、劳作,代代相传?5000公里的地底长河,是多少个人的臂展之和?

“庹”这个古老的量词,被一代代南腔北调念走了音。它所代表的艰苦劳动,依然与戈壁长存。

阳光越来越炽烈,在镜头里形成五彩光斑。姜南按下快门,拍下了井眼和倪女士绝对不够五尺的影子。

这那是荒漠甘泉,和一个大写的人字。

有关坎儿井,倪女士还有一些记忆。

比如土堆旁散落的枯枝干草,她说这不是垃圾,是竖井的井盖。刮大风的天气一定要找东西把井口遮住,免得泥沙刮下井,否则就要人下去疏通了。

“我没下过井,下井的都是老兵。”她看着黑洞洞的井口,艰难地打捞记忆,“男同学挖土,我们女生帮忙运土,用簸箕和竹筐。用不了一天,半天下来十根手指头都磨出血泡。”

可惜她能记起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手指头能磨出血泡,说明那时候还没有干过太多粗活。”姜南煞有介事地分析,“这段记忆一定是在你到新疆后不久。”

已知条件一,在吐鲁番火车站下车,没有再搭乘火车,说明去的团场不会太远。

已知条件一,初来乍到,参与了坎儿井修建。

已知条件三,全新疆有坎儿井一千八百多条,吐鲁番占了七成以上。

已知条件四,吐鲁番周边只有一个军垦团场。

“看来221兵团就是你要找的地方。”

倪女士的眼里也有了笑意:“我就晓得呀,坐等脑子变灵光不是办法,就应该行动起来。不找到这里,怕是永远也想不起来。”

“等等。”姜南划动表盘,打开录音,“刚才那句,请重说一遍。发音再清晰一点,语气要乐观一点,给人很坚定,很积极的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仙上仙免费阅读 叶小子修仙记免费阅读 柔弱但能生,贵妃她又娇又媚!免费阅读 奴为将免费阅读 创世神毕业后竟然成了毁灭神免费阅读 靠智力【划掉】魅力杀穿规则怪谈免费阅读 综漫影之从鬼灭开始免费阅读 穿书日常,宿主已疯,反派你快跑免费阅读 六零之末世大力女和她的女尊娇夫免费阅读 丹仙重生,夺舍娇俏女掌柜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