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 > 第九十七章 朱允炆:朱允熥,你已有取死之道!

第九十七章 朱允炆:朱允熥,你已有取死之道!(1/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级破案群:我真不是神探啊!免费阅读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免费阅读 满门恋爱脑,唯有小师弟正的发邪免费阅读 夭寿了,九阳神功你真会啊?免费阅读 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免费阅读 癫!贵族学院的路人甲夹缝苟任务免费阅读 鬼才律师:劝人自首还被送锦旗?免费阅读 垂死病中惊坐起,旧日竟是我自己免费阅读 我创世神,每天只想灭世!免费阅读 我正欺负校花,女儿穿越上门叫妈免费阅读

虽然各地的都纷纷响应官员考核制度。

但不少官员都开始骂那些写自荐信夸大功绩的官员。

他们觉得要不是这些官员陛下也不会出这个什么三年小考五年大考的政策

一位中年官员满脸愤懑,跺着脚骂道:“那些该死的家伙,为了一己私利,在自荐书上胡编乱造。”

“这下可好,连累我们都要受这三年小考、五年大考的约束。”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飞溅,“咱们平日里兢兢业业做事,却要因为他们的过错被无端增加这么多考核,真是晦气!”

旁边一位年轻官员也随声附和,皱着眉头抱怨道:“就是啊,我本一心扑在政务上,想着为百姓做点实事。”

“可现在倒好,还要时刻担心这考核那考核的。”

“那些弄虚作假的人真是害群之马,把好好的官场风气都给搅乱了。”

一位资历较深的老臣捋着胡须,摇头叹息道:“陛下原本或许也不会这么快就推行如此严格的考核制度。”

“都是他们的行为让陛下不得不采取措施来整顿官场。”

“这下我们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咯,每三年、每五年都要被翻个底朝天似的审查。”

几位官员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发泄着不满。

“这考核制度一出来,以后做事可就束手束脚了。”

“以前还能稍微松口气,现在得时刻绷紧神经,就怕一个不小心在考核里出了差错。”

一位官员苦着脸说道。

另一位官员则恨恨地说:“那些写夸大自荐信的人,真该把他们千刀万剐。”

“他们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却让我们这些老实人跟着遭殃。”

然而,也有一些头脑清醒的官员在一旁默默听着这些责骂声,心中暗自摇头。

一位官员轻声劝说道:“各位同僚,咱们也别光在这里抱怨了。”

“陛下推行这考核制度,本意也是为了让官场更加清明,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

“那些夸大功绩的官员确实可恶,但这考核制度对我们来说也未必全是坏事。”

“只要我们行得正、做得端,又何惧这考核?”

但他的这番话很快就得到了大多数的官员的认同。

类似的情况,陆陆续续出现在大明各地。

这些情况也被情报机构的人收集起来,送往了金陵。

赵谦收到这些来自各地的情报后,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将这些报告仔细地分类、汇总,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

然后,他带着这些沉甸甸的报告,赶往皇宫,将其递交到朱允熥的面前。

朱允熥看完报告后,冷笑一声,“早就应该如此。”

“这些官员平日里养尊处优,若不采取点措施整治一下,日后还指不定会做出什么无法无天的事情来。”

“这次的考核制度,不过是个开始罢了。”

赵谦连忙拱手称赞道:“陛下英明!此考核制度一出,定能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有所忌惮,让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说完,他顿了顿,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那后面咱们商议好的整治官场的计划,何时开始推行?”

朱允熥说道:“不急,慢慢来。”

“若是一下子将所有计划都推行下去,官员们恐怕难以接受,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咱们得循序渐进,先让官员们适应这种约束,再逐步推行其他的措施。”

他和赵谦早就商议好了整治大明官场的一系列计划。

此前,大明忙于开拓疆土,无暇顾及官场内部的问题。

如今,北方草原、海外倭国,交趾地区都已经相继平定。

正好趁着这次选拔官员和推行考核制度的机会,将整治官场的计划逐步展开。

赵谦点头称是:“陛下考虑周全,臣明白了。”

……

金陵城外的小村庄。

宋忠将最近金陵城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向朱元璋禀告。

当说到朱允熥推行“三年小考,五年大考”的官员考核制度时,朱元璋抬手打断。

宋忠见状,立刻闭上嘴巴,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陷入思考。

他首先想到的是官场的现状。

这些年来,大明官场虽然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暗流涌动。

贪污腐败、结党营私、尸位素餐等现象屡禁不止。

一些官员只知道谋取私利,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和朝廷的利益。

而朱允熥提出的这个考核制度,能够精准地割除官场中的这些毒瘤。

朱元璋又联想到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官员队伍。

只有官员们都尽职尽责、清正廉洁,才能将朝廷的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让百姓真正受益。

越想,朱元璋越觉得这个制度简直太妙了。

“允熥这孩子,倒是想出了个好法子。”

宋忠连忙点头称是,心中也暗自佩服朱允熥的谋略。

……

金陵城城头。

朱允炆咬牙切齿地说道:“朱允熥那小子,推行什么三年小考、五年大考的制度,这简直是自寻死路。”

“他如此折腾官员,必定会引起官场的不满和动荡,这不是取死之道是什么?”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方孝孺微微点头,附和道:“这考核制度看似是为了整顿官场,实则是操之过急。”

“官员们在朝廷任职多年,自有一套行事的规矩。”

“如今突然改变规则,让他们时刻处于被考核的压力之下,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

“长此以往,官场必将人心惶惶,朝廷的根基也会因此动摇。”

齐泰说道:“官员们是朝廷的支柱,若他们心生不满,不再为朝廷尽心尽力,那国家的治理必将陷入混乱。”

“他这是不顾后果,只图一时之快,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黄子澄叹息道:“可惜啊,大好的局面,就被他这么给毁了。”

“这考核制度一旦推行下去,官员们为了应付考核,必然会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到时候,官场的风气不仅不会好转,反而会更加恶劣。”

“朱允熥实在是糊涂!”

他们四人你一言我一语,都认为朱允熥的考核制度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必将导致朝廷的衰败。

然而,他们却没有看到这一制度背后朱允熥想要整治官场、让大明长治久安的良苦用心。

……

在有条不紊地推行官员考核制度的同时,朱允熥也未曾放松对交趾地区选派人员的考量。

经过层层筛选,第一批前往交趾的人员名单终于确定下来。

不仅有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官员。

还有满怀壮志、渴望一展身手的读书人。

这一日,皇宫内的偏殿被布置得庄严肃穆。

朱允熥等待着接见这些被筛选出来的人。

不一会儿,官员和读书人们在宦官的引领下,有序地走进偏殿。

他们整齐地排列在殿中,向朱允熥行大礼参拜。

朱允熥说道:“朕今日召见你们,是因为交趾地区刚刚平定,百废待兴,正需要你们这样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前去治理和建设。”

官员们和读书人们纷纷抬头,眼中满是期待和决心。

一位官员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在交趾地区推行我大明的律法和文化,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接着,一位年轻的读书人也站了出来,“陛下,我等虽为读书人,但也有一腔报国热血。”

朱允熥微微点头,鼓励道:“很好,朕相信你们的能力。”

随后,朱允熥又详细询问了众人对于交趾地区治理的想法和计划。

官员们和读书人们纷纷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如发展农业、促进贸易、加强军事防御等。

朱允熥认真地倾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认可。

最后,朱允熥语重心长地对众人说:“此次前往交趾,责任重大。”

“你们要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朕会时刻关注你们的表现,有功者必赏,有过者必罚。”

众人齐声答道:“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声音响彻偏殿,展现出他们的坚定决心。

接见结束后,官员和读书人们踏上了前往交趾的征程。

……

前往交趾的官员们离开后,大明朝第一次大规模的官员考核正式开始。

明面上,朝廷精心组建了一支阵容强大的考核团队。

团队成员皆是从各个部门挑选出来的清正廉洁、经验丰富的官员。

他们手持朱允熥亲自颁发的令牌,奔赴大明的四面八方。

每到一处,他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工作。

查阅政务档案,详细了解官员们的日常工作记录。

深入民间,与百姓亲切交谈,倾听他们对当地官员的评价和意见。

组织官员进行述职,让他们当面汇报自己的工作成果和经验。

而在暗地里,朱允熥也没有闲着。

他秘密下令情报机构的人员全面出动。

他们有的扮成走街串巷的小贩,有的伪装成落魄的书生,还有的混入官员的社交圈子。

大明朝各地的官员们自然都知晓这场考核的到来。

他们心里清楚,这是一场关乎自己仕途命运的大考,容不得半点马虎。

然而,他们却始终无法得知那些情报机构的人究竟隐藏在何处,又以何种身份示人。

这种未知的恐惧,让他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在社交场合中,官员们也收敛了自己的言行举止。

他们不再沉迷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生活。

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形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史上最惨大帝,我才不以败证道!免费阅读 我的美食随机刷新,顾客馋哭了免费阅读 娱乐:雪藏七年,我的粉丝全长大免费阅读 四合院:后悔?晚了!免费阅读 乌鸦进化成大日金乌的我,立天庭免费阅读 官运:从遇到她开始免费阅读 继母带来仨义妹,而我有宠妹系统免费阅读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免费阅读 重生60带空间免费阅读 七零之八个扶弟魔的弟弟重生了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